沿著渠邊又走出去一段距離,劉盈面上淡然不改,語調滿是隨意般問道:“此番整修鄭國渠,少府為主,建成侯為監。”

“然若孤未記錯,蕭相此番,方乃鄭國渠整修之名主?”

嘴上說著,劉盈卻並沒有停下腳步,只面單笑意的繼續向前走去。

倒是陽城延聽聞此言,面上不由湧上些許嚴肅。

“稟家上。”

“鄭國渠之整修事,言於外,確乃蕭相為主。”

“然整修之實務,恐還當以臣為之。”

說到這裡,陽城延話頭不由一滯,稍一沉吟,神情之中,也緩緩湧上些許追憶之色。

“漢五年,陛下令蕭相主長樂、未央兩宮之築建事,彼時,臣便為監。”

“然長樂、未央兩宮築建之實務,蕭相之偶有過問;具體事務,皆以臣,及少府築建之匠人為主。”

“蕭相則忙於朝堂政務,每三五日以召臣相問,每十日,方至建築之所親觀。”

說到這裡,陽城延又微微一笑。

“長樂、未央兩宮位長安,蕭相縱無暇,亦可偷閒而問;然鄭國渠遠長安近百里,臣亦在此。”

“蕭相即有心過問,恐亦力有未遂······”

語調平和的做出解釋,就見劉盈悄然停下了腳步,面帶輕笑著回過身,意味深長的看向陽城延。

見此,陽城延面色稍一滯,也不由暗自思慮起來。

“家上突以蕭相主鄭國渠整修事相問······”

“究竟是何用意?”

暗自思慮著,陽城延面容之上,不由緩緩湧上一抹困惑之色。

如此片刻,見劉盈依舊是那副滿帶著微笑,似有所指看向自己的神情,陽城延終還是稍上前,對劉盈稍一拱手。

“鄭國渠之整修事······”

“可要臣遣人迴轉長安,以告蕭相知?”

聽聞陽城延發出此問,劉盈不由又是一笑,蕭何那張時刻帶著溫和笑意的面容,也緩緩浮現在了劉盈腦海當中。

蕭何‘主鄭國渠整修事’,究竟是怎麼個‘主’法,劉盈心中自是瞭然。

就好比後世,某縣要推行什麼政策,那縣衙領導肯定是‘主要負責人’。

但具體的事務,卻也不會是一把手去親自盯著,而是交給專業的人去負責。

簡單點來說,此番,朝堂奉劉邦之意整修鄭國渠,其實是有三個‘主’。

第一個,自然是‘奉天子令,力主整修鄭國渠’的太子劉盈。

第二個,則是以丞相的身份‘主要負責’此事,調動、整合朝堂有司,配合整修鄭國渠的蕭何。

第三個,才是真正‘主鄭國渠整修事’,也就是具體整修事務、方案的少府陽城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