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18章 墨門餘孽?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解決了今年冬天,少府官奴的口糧問題,又同劉盈就開春之後,以埽鋪渠的事溝通一番,陽城延便若有所思的走出縣衙,踏上了前往鄭國渠沿岸的道路。
蓮勺縣距離鄭國渠直線不過十餘里,手上又沒有急事,陽城延自也樂得走下馬車,徒步一段距離,也好透透氣、散散心。
見陽城延一副心緒重重的模樣,隨陽城延一同前來蓮勺,正徒步跟在陽城延馬車後的少府丞楊離,面上也湧上些許思慮之色。
片刻之後,楊離便悄然加快腳步,來到了陽城延身後一步的距離,隨著陽城延緩步向前走去。
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身後的楊離,陽城延面帶沉凝的搖了搖頭,似是自語,又似是詢問道:“蕭相······”
“莫果真如家上所言,乃以己之事為先,以人之事為後之人?”
“國庫究竟是無糧,還是蕭相見家上得糧十數萬石,方拒撥少府官奴之口糧呢······”
言罷,陽城延由沉吟片刻,稍側過身,見楊離面上一副諱莫如深的神情,不忘問道:“此事,公可能參透?”
見陽城延直截了當的問起自己,楊離縱是不願開口,也只好硬著頭皮上前些,對陽城延稍一拱手。
“依下官之見,陽公有此惑,或正和家上心意······”
“嗯?”
聞陽城延不輕不重的一聲疑‘嗯’,楊離躊躇片刻,終還是放下了‘噤口不言’的打算。
“此事,陽公以為要害在蕭相國,然下官以為,其中關鍵,當在家上。”
語調平和的道出一語,楊離面上神情,也稍帶上了些許嚴肅。
“自長樂、未央兩宮得建,陽公同蕭相於朝中,便可謂通力協作。”
“於外,此事自乃陽公‘知蕭相國知遇之恩而圖報’之美談,然於陛下、於家上而言,此事,恐非如此······”
聽聞楊離這一番稍有些隱晦的話語,陽城延稍流露出些許若有所悟的神情,旋即面帶遲疑的側過身。
“公之意,陛下、家上皆不願老夫,同蕭相往來過於密切,故家上此番,以官奴口糧事暗誡於老夫?”
見陽城延也已參透要害,楊離輕笑著點了點頭,稍伸出手,示意邊走邊說。
待陽城延重新踏上前進的道路,楊離便將自己的心中所想,向陽城延娓娓道來。
——不為賣弄,也不為顯擺,只因陽城延,也同樣對楊離有知遇、舉薦之恩······
“自陛下立漢國祚,往數歲,長安朝堂便苦錢、糧之侷促;相府國庫、少府內帑更幾不分論,為朝堂公卿合謂曰:府庫。”
“然府、庫之拮据,終不過一時之弊,待陛下平關東異姓諸侯,宇內安和,天下萬民得休養生息,自當豐矣。”
“而相府國庫,所入乃天下農稅,用之於國事;少府內帑,歲入乃天下萬民之口賦,以為宮中用度。”
“故此二者,或可謂曰:相府國庫,乃外朝厘治天下所用之費;少府內帑,則為陛下之私貲。”
說到這裡,楊離不由輕笑著側過頭,略帶提醒之意的望向陽城延。
“相府國庫、少府內帑,一為外朝用之於國事,一為陛下用之於宮諱,此,便乃內外有別。”
“既如此,陽公試想:今日之陛下,可願掌少府內帑之人,同掌相府國庫之蕭相國私交甚篤,以至日後府、庫交合,內外不分?”
“縱陛下願,待宮車晏駕,家上蒞臨神聖,又當如何?”
言罷,楊離不忘稍壓低聲音,將上半身側傾向陽城延,隱晦提醒道:“陽公可是忘記當年,蕭相國因何自汙之事?”
聽聞楊離這一番深入淺出的分析,陽城延面上神情,終於湧現出了些許鄭重之色。
“是了·····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