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不過這抹敬佩,並不是針對眼前的陽城延。

“究竟是家上之計,還是皇后之謀呢······”

暗自思慮著,蕭何便輕笑著搖了搖頭,在武庫左右的位置停下腳步。

“少府且試想。”

“家上以鄭國渠整護之事,徵百官家中私奴,然老夫同少府二人,一為漢相,一為九卿,皆只敢出私奴,而於酬錢不敢受。”

“吾二人如此,朝臣百官如何?”

“功侯貴戚如何?”

似是自語般發出兩問,不等陽城延作答,蕭何便自顧自搖了搖頭。

“整護鄭國渠,本就乃得民望、政望之善政!”

“遣家中私奴以助修鄭國渠,縱家上不開口,亦或有投機之人為之。”

“待後日朝議,家上以‘私奴’明問百官當面,恐朝臣百官、功侯貴戚,更或爭相出私奴,而勿敢受家上所酬之錢。”

“如此,家上不費一銅、一金,便可自功侯貴勳之家,得私奴數以千······”

聽聞蕭何此言,陽城延頓時一愣,臉上滿是不敢置信。

“不費一銅、一金?”

滿是驚詫的自問一聲,陽城延思慮良久,終是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。

但很快,方才那一抹疑惑,便再次出現在了陽城延的面容之上。

“可即便如此,百官功侯家中私奴,也不過數以千啊?”

“方才,家上言鄭國渠之修護,當力役勞三月而成;然少府之官奴,縱盡發之,亦不足兩萬。”

“便是加之以私奴數千,亦於事無補啊?”

聽聞此問,蕭何又是一搖頭,看向陽城延的目光中,竟隱隱帶上了些許語重心長。

“老夫身以為漢相,公位列漢九卿之貴,亦不敢受家上所酬之錢。”

“及外朝百官功侯、朝臣貴戚,亦同。”

“家上以錢為酬,滿朝貴勳功侯皆不敢受,試問關中,富甲一方之豪強、家貲萬貫之賈人,可敢不出奴?”

“又可敢受酬錢?”

“知家上之所欲為,乃整護鄭國渠,而善關中民之農耕,寒門農戶,又可會不出奴相助?”

“今長安糧食,糧米作價幾近二千錢每石,出奴之農戶,又安能貪戀那每日百錢之酬?”

機關槍般一連發出數問,蕭何便滿是感懷的長嘆口氣,安撫陽城延的語調中,也帶上了全然篤定。

“少府不必過慮。”

“家上雖言:與修鄭國渠之民、奴,皆以日百錢相酬,然家上之酬錢,縱觀天下,亦恐無人膽敢坦而受之······”

聽到蕭何這最句話,陽城延又思慮良久,才終於安心的點了點頭,旋即對蕭何鄭重一拱手,以表謝意。

看著陽城延終於平靜下來的臉色,蕭何稍一思慮,終還是將感到嘴邊的話,給強行咽回了肚中。

——還有一點,蕭何沒敢說出口。

“陛下,已年過花甲啊······”

“短則三二年,長則五六歲,一俟宮車晏駕,立時便是改天換地,新皇登基!”

回想起方才,皇后呂雉在宣室殿幾近明示的怪異舉動,蕭何不由哀嘆一氣,若有所思的望向陽城延。

“朝堂之上,幾人可抵潛邸、從龍之功相誘?“

“又能有幾人,如少府這般憨直、純善呢·····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