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稟陛下,已大致備妥。”

“今秋收未畢,國庫餘糧無多,為籌措大軍出征之糧草,臣只得暫扣百官俸祿之半,以充足大軍出征的糧草。

說著,蕭何便面帶歉意的側過身,又對左右兩側的朝臣百官一拱手。

“幸賴諸公卿曹胸懷大義,但無怨念,更有十數功侯以封國所儲之糧相借,方使臣得籌米糧百二十萬石。”

“本相在此,謝諸公卿曹、百官功侯大義!”

言罷,蕭何便分別對著左右兩側的朝臣班列沉沉一拜。

見此,兩側的百官自是連忙起身,對蕭何拱手回禮。

“丞相言重,此,皆臣等之本分······”

看著殿內正上演著‘眾志成城’的感人畫面,御榻左側的劉盈也不由稍一感嘆。

“嘖嘖嘖。”

“這官員質量。”

不能怪劉盈少見多怪,實在是歷史上,有太多因為朝堂內部無法統一,而斷送國運的朝代了。

秦檜和岳飛的恩怨情仇,自是不必贅述,到了朱明末期,朝堂更是變成了東林黨線下pk的舞臺。

雖然劉盈知道,對於殿內這百十來號人而言,三個月的俸祿減半,左右不過幾百石粟米,根本就不算什麼。

起碼比起這些功侯貴勳,各自封國每年上萬石的糧食產出,別說三個月的俸祿暫時減半了,便是罰掉幾年俸祿,也根本無傷大雅。

但這也絲毫不妨礙劉盈,對殿內這些開國元勳功侯肅然起敬。

“好啊~”

“好!”

很顯然,御階上的天子劉邦,同樣也對功侯百官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,感到十分滿意。

“朝臣眾志成城,此番出征,必當萬無一失!”

見劉邦器宇軒昂的發出這聲讚揚,殿內百官自也對御階上一拜。

“此皆賴陛下洪福,臣等不過各盡本分,以效陛下而已······”

聞言,劉邦暢笑一陣,終是猛地一拍大腿,順勢站起身。

“既如此,出征平叛一事,便可速行!”

說著,劉邦便將雙手揹負在身後,繞到了御案靠近百官的一側。

“詔命!”

“著:曲周侯酈寄遷右丞相,絳侯周勃為太尉,信武侯靳歙任車騎將軍,各領北軍二部校尉!”

“另,御史大夫趙堯、舞陽侯樊噲、潁陰侯灌嬰、曲逆侯陳平、東武侯郭蒙等,皆隨駕出征!”

將早就確定好的出征將帥名單重新強調一番,劉邦便望向殿中央的蕭何。

“散朝過後,還請丞相廣發露布,召關中年二十四上、三十五下之青壯,以充軍!”

說著,劉邦便側過身,示意身旁郎官將一封裝在木盒內的詔書,交給殿中央的蕭何。

結果詔書,蕭何趕忙細細檢視一番,旋即對劉邦一拱手。

“臣,領旨!”

出征之事大致安排完畢,劉邦便面帶堅毅的望向殿內百官。

“朝議罷,凡出征之將帥,皆當速備甲冑輜重,閤家兵家將,以做戰備!”

“五日之後,朕當於霸水以西,閱吾漢家將帥之軍容!”

“七日後,朕當御駕親征,率大軍十萬東出函谷,以平不臣之代相陳豨!!!”

聞言,殿內百官不帶絲毫猶豫,齊齊對上首的劉邦一拱手。

“臣等,謹遵陛下詔諭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