聽聞劉邦發問,趙堯才剛直起身,待看清那雙攝人心魄的深邃眼眸,不由又趕忙跪了下去。

“臣,臣縱萬死,亦不敢蒙陛下聖恩而不報!!!”

“臣,臣······”

看著趙堯誠惶誠恐的跪倒在地,嘴都有些不利索,劉邦又深深看了趙堯一樣,旋即嘿然一笑。

“行啦行啦!”

“有一個周昌整日在耳邊期期期期,朕就夠鬧心了!”

“起來說話!”

語調滿是強硬的將趙堯喊起來,劉邦便輕笑著走回御榻前坐下,隨手將手中空碗放回御案之上。

“能記著朕撿拔之恩,待來日,朕也隨父皇去了,能幫朕看顧著些趙王,便足矣。”

聽聞此言,趙堯頓時如蒙大赦般一拜。

“臣,縱萬死,亦不敢有負陛下恩德!”

這一回,劉邦並沒有打斷趙堯表忠心的流程,只微微一點頭。

“都準備妥當了?”

冷不丁一問,趙堯想都不想便點點頭。

“都已備妥。”

“功侯百官,此刻也已在宮外候著了······”

說著,趙堯話頭一滯,稍一糾結,終還是稍走上前些,意味深長道:“就是蕭相·······”

“呃·······”

“寅時不到,蕭相便自尚冠裡出,直赴未央宮而去······”

·

·

·

·

PS:秦始皇一統天下,廢冕服,以袀玄為天子服飾。

漢承秦制,叔孫通以五德終始定《漢禮》,以袀玄作為大朝服,而四季常朝服以五色:立春青色,立夏赤色,季夏黃色,立秋白色,立冬黑色。

皇帝的冠帽也並不是後世常見的十二旒冠,而是在大朝佩戴劉氏冠(竹皮長冠),常朝配通天冠;諸侯佩戴遠遊冠,朝臣進賢冠,功侯武將貂蟬冠。

至於身份、品秩等級則都以綬(帶)、印(章)作為參考物,如丞相、太尉,金印紫綬,御史大夫、九卿銀印青綬;諸侯金璽赤綬、徹侯金印紫綬等等。(考自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)。

太子儲君雖為‘君’,但一應禮法比同諸侯王,故文中,劉盈著袀玄,頭佩遠遊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