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代、趙之變雖略有突兀,然朝堂掃滅異姓諸侯,乃早有定論之事。”

“今關東,除燕王盧綰忠心耿耿、長沙王吳臣南絕五嶺,便唯有梁王彭越、淮南王英布兩家異姓諸侯!”

說到這裡,劉邦便稍壓低聲線,望向劉交、劉賈二人的目光中,也隱隱帶上了些許狠厲。

“此番,朕親率大軍東出函谷,其一者,便欲於途中召彭越出兵!”

“但彭越應召,便可於平亂之時,將彭越所掌之梁國郡兵折損大半,梁國,便當不足為慮。”

“其二者,則乃陳豨亂平之後,朕仍當返鄉祭祖,以窺英布之志······”

聽聞劉邦絲毫不做隱瞞,便將草堂對關東異姓諸侯的大致方針道出,劉交、劉賈二人先是心下一安。

互相一對視,劉賈便也跟著劉交從座次上起身,來到劉邦面前,滿是鄭重的一拜。

“既如此,臣當不日迴轉封國,厲兵秣馬,以備淮南!!!”

聽聞此言,劉邦先是微點點頭,又開口道:“速歸封國便是。”

“及厲兵秣馬,暫且不急。”

見劉交、劉賈二人不約而同的流露出些許疑惑之色,劉邦也不由稍嘆口氣。

“唉~”

“代、趙亂起,為亂牽連者甚廣。”

“凡大河以北,燕、趙、代、齊、梁、楚等國,雲中、北地、隴右、上等郡,皆或為戰事所波及。”

“及南,還當以穩妥為首重。”

稍解釋一番,劉邦便稍抬起頭,望向若有所思的劉交。

“迴轉封國之後,楚王當謹記:暗籌兵馬,暗蓄力量,暗戒淮南!”

“萬萬不可陳列大軍於西境,以免打草驚蛇。”

將自己的安排盡數道出,劉邦才終是望向一旁,面色稍有些焦急的劉賈。

“荊王長於陣列,然短於籌謀;歸國之後,凡事皆從楚王之意,便可。”

見劉邦終於肯對自己說話,劉賈心中可謂是長鬆了口氣,如蒙大赦的沉沉一叩首。

“臣,謹遵陛下詔諭!”

——作為宗親諸侯中的邊緣人物,劉賈最擔心的,就是被天子劉邦所無視!

能被天子使喚,且先不論活計的好壞,起碼,還能證明劉賈有用,有存在的必要。

行過禮,劉交、劉賈二人便又坐回座位,靜默片刻,終又是劉交開口,打破了殿內的寧靜。

“季兄······”

突聞劉交以‘兄’稱呼自己,劉邦眉頭下意識一皺,片刻之後,目光卻又頓時帶上了些許暖意。

“嘿!”

“阿交不以季兄為稱,可有些年頭了吧?”

卻見劉交笑著點了點頭,再度抬起頭時,面上便稍帶上了些許哀求。

“不幾日,弟便當折返彭城。”

“長兄早亡,臣弟又為王關東多年,於宗親昆季、侄甥,皆多有生疏。”

說著,劉交悄然側過眼角,語帶試探道:“莫如今晚,弟於王府設宴,吾兄弟昆季幾人稍聚,以述說久別之情誼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