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只片刻,劉盈便做出一副略顯煩躁的模樣,使勁搖了搖頭。

“母后遣奴僕事鳳凰殿,自當是憐兒,斷非害兒!”

“然父皇……”

意味深長的將話頭一段,劉盈便面色凝重的抬起頭。

“如今,宮中可多有風論,言太上皇喪期一過,兒之儲位便立時易主……”

見劉盈這幅憂心忡忡的模樣,呂雉面色陡然一厲!

但這抹陰狠,卻並非是衝劉盈……

“且先不急。”

片刻之內,呂雉望向劉盈的目光,便再次恢復到了先前,那慈愛無比的模樣。

從靈魂深處迸發而出的那一抹戒備,也在劉盈隻言片語之下悄然退散。

“建成侯往商山請賢,這幾日,也該回來了……”

似是意有所指的一聲呢喃,呂雉便溫柔的將劉盈的小腦袋攬入懷中,輕輕拍打著劉盈的肩頭。

可明明是這樣一副母慈子孝的祥和畫面,畫面中的二人,卻是各有所思,又各有所想……

“聽鳳凰殿的下人說,盈兒前幾日,還曾見過酇侯?”

平靜的依靠在呂雉懷中,聽聞這一聲略顯突兀的詢問,劉盈面色不由又是稍一緊。

——戲肉,來了!

·

·

·

·

PS:可能有讀者對此感到奇怪——未央宮,不是西漢皇帝的宮殿嗎?

實際上,未央宮之所以會變成皇帝的宮殿,起因正是呂雉。

在最開始,未央、長樂兩宮建成時的漢初,天子劉邦是居住在長樂宮內的,未央宮則是開國皇后呂雉的居所。

而事情的轉折,便發生在劉邦駕崩之後。

按理來說,劉邦駕崩,惠帝劉盈繼位,本該從太子宮搬去長樂宮,畢竟長樂宮才是天子的宮殿。

但歷史上的劉盈卻並未能住進長樂宮,而是被呂雉以‘天子未冠’為由,留在了未央宮,長樂宮則為臨朝稱制的呂雉所佔。

老孃要住長樂宮,劉盈能怎麼辦?

自然是隻能留在未央宮,讓呂雉以太后的身份住在長樂宮,代掌天子之權。

這裡需要提醒一下各位讀者朋友:在當時‘孝大於天’的時代背景下,太后的實際地位是和天子平齊,在禮法中的地位是要略高於天子的;太后口稱朕,亡稱崩,在天子未成年的情況下臨朝稱制,都是合乎禮法的,並不存在僭越。

迴歸正題:未央宮是如何從最初的皇后宮,變成後來的天子宮的?

惠帝劉盈在位七年,前少帝劉恭、後少帝劉弘各在位四年,均居未央,而在這十五年的時間裡,呂雉一直住在長樂宮。

公元前180年,呂雉駕崩,陳平、周勃為首的公侯大臣勾連齊王劉襄,掀起了血洗諸呂的武裝政變,史稱‘諸呂之亂’;血洗呂氏一族之後,陳平、周勃為首的朝臣百官迎代王劉恆入繼正統,以承襲帝位。

到了這時,‘天子居未央’的既定事實已經延續了十五年,劉恆自然也就在周勃的引領下,住進了未央宮;之後不久,劉恆的生母薄氏被接至長安,按照過往十五年所形成的‘太后居長樂’的慣例,被尊為太后的薄氏也住進了長樂宮。

自此,西漢才形成天子居未央、太后主長樂的規定,本書中的時間點,劉邦則依舊居住在長樂宮,皇后呂雉、太子劉盈則都住在未央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