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——便是缺了,往年也還有不少陳米,存在家裡的米倉。”

輕笑間道出一語,何多黍的面容之上,也難得掛上了幸福的笑容。

最近這些年,關中百姓,尤其是渭北百姓的日子,無疑是好過了很多。

穩定的糧價,以及接連好幾年的豐收,讓絕大多數在渭北擁有土地的農民,在過去這短短几年之內,便積攢下了相當不菲的財富。

就拿何多黍所在的何家寨來說,在渭北,其實算不上什麼大村;

但自當今劉盈登基,令少府壟斷糧米之後,何家寨村民的生活,卻是肉眼可見的大幅改善!

曾經只能吃半飽的,如今能吃八成飽;

曾經能吃八成飽的,如今非但能一天吃上兩頓飽飯,甚至,還能時不時見到葷腥!

至於何多黍這樣,原本就有一些家底的小富戶,那就更別提了。

——去年開春,何多黍又貼著自家老宅,左右各起了兩座宅子,愣是給兩個小兒子置辦下了家業!

此刻,何多黍身後的老婦,手上也是大包小包提了個滿;

一旁的兩個孫兒,也是一人抱著一隻母雞,打算回家養著下蛋吃。

何多黍如此,何家寨曾經那些個閒人懶漢,也大都找到了活計。

——先是頭幾年,幫寨裡那些男丁不豐的寡人、老人家種兩年地;

到今年,也算是得到了人家的信任,分別從幾戶老弱手裡,各自佃了十幾二十畝田。

就這麼大幾十畝地,種上個幾年,攢錢攢上個三年五載的,也總歸能給自己,置辦下真正屬於自己的三五十畝地。

有了地,再起一座宅,這就算了有了家業;

有了家業,再找媒人尋門親事,過上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好日子,也就是指日可待的事了。

對於寨裡發生的這些變化,何多黍,都是看在眼裡的。

何多黍也知道:寨裡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,就是因為少府奉聖天子之命,徹底壟斷了關中的糧食市場······

“誒,晚生;”

見自己不買米,卻並沒有引得眼前的小廝前恭後倨,仍是一副笑嘻嘻的善面兒,何多黍許是走累了,也不由起了聊上兩句的興致。

“如今這關中地界兒,哪家哪戶,可都不缺糧食吃啊?”

“你們東家有多出來的米,為何不賣去少府?”

“——俺可打聽了,少府今年,是按每石四十五錢收米!”

“往外賣,也才五十錢一石。”

“你們東家,為什麼不按四十五錢賣給少府,反倒在這東市,按四十錢往外賣?”

聽聞何多黍問起此事,那小廝的面容之上,也隨即掛上了一抹苦笑。

“不敢瞞著老丈;”

“——俺東家,本是藍田一家富戶的公子,家大業大,卻也從來不欺負鄉里鄉親;”

“逢旱澇之年,還會親自帶著糧米,去借給村裡那些個孤寡老弱······”

怎料小廝話已出口,何多黍便嗡然變了臉色!

目光滿是陰冷的上下打量了一番,才又戒備的看向眼前的小廝。

“你東家,怕不是商籍吧?”

“——少府不收商籍之人的米,這才讓你東家,在這東市降價賣米?”

語帶清冷的道出一語,何多黍更是不由悶哼一聲,面上更是帶上了滿滿的鄙夷。

——什麼富戶,什麼善人,都是假的!

怕不是曾經的商賈之戶,甚至是糧商米賈,如今被少府打壓的沒了辦法,才在這東市賣米!

至於什麼,‘親自帶著糧米,去借給村裡的孤寡老弱’,也根本騙不過何多黍這看遍天下浮沉的老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