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戰爭之後,獲得足夠的戰利品時,他們的臉上,又會湧現出淳樸、憨厚的笑容。

至於方才那貴族的話中,也透露出了不少匈奴特有的制度。

比如那貴族喊攣鞮稽粥為‘屠奢’,便是匈奴人對左、右賢王的敬稱,全稱應該是:左屠奢、右屠奢。

這就像是在漢室,沒人會叫劉盈‘皇帝’‘天子’一樣:在匈奴,沒人會叫攣鞮冒頓‘單于’,而是叫撐犁孤塗;

也沒人叫攣鞮稽粥‘左賢王’,而是叫左屠奢,或者像剛才那個貴族一樣,直接簡稱為:屠奢。

屠奢,在匈奴語中,指聖賢、賢者之意,基本和‘賢王’同義;

至於左屠奢、右屠奢的區別,就要講到匈奴所具有的,完全不同於華夏民族的繼承製度。

左賢王、右賢王二者,本身並沒有地位高低之分,都是處於平等地位的單于大位繼承人;

換而言之:匈奴人施行的,並非華夏民族習以為常的‘單儲君’制,而是極具草原特色、極具叢林法則的‘雙儲君’制。

其中,左賢王,由現任單于最有能力的兒子出任;

右賢王,則由現任單于最出色的兄弟、叔伯出任。

而在這種‘雙儲君’傳承製度下,單于大位的傳承,幾乎完全是以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,作為最終判斷標準。

——左賢王,是單于最‘有出息’的兒子,那怎麼判斷單于的兒子們當中,誰最有出息?

答桉是:個人武力最強、部族勢力最大,且在草原最有威望的那一個!

那在單于死去之後,左、右賢王兩位儲君,該由誰繼承單于寶座呢?

答桉還是一樣:誰能打敗對方,誰就有資格坐上單于寶座。

說白了,華夏民族奉行千百年的嫡長子繼承製,又或是有嫡立嫡、無嫡立長,乃至於父死子繼、兄終弟及之類的傳承法則,在草原都沒有任何市場。

草原民族唯一信奉的,就是勝者為王、敗者為寇的原始叢林法則。

只要你足夠強大,那就算你原本沒有繼承資格,那你也能得到許多人的效忠;

反之,只要你不夠強大,那就算先單于死前,再三囑咐‘我死之後由xx做單于’,草原民族也絕對不會買賬。

這自然和草原遊牧文明落後的體制有關,但最主要的,還是草原的惡劣環境使然。

——惡劣的生存環境,使得草原遊牧民族,很難將自己的身家性命,託付到一個‘不夠強大’的首領手中;

《我的治癒系遊戲》

為了延續血脈傳承,也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,草原民族只能遵從本能的召喚,選擇一個最為強大的人,來作為自己的首領。

而在草原,‘強大’的定義,往往就是武力、勢力,以及水準線以上的智慧。

很顯然,在此刻的王帳之中,攣鞮稽粥的‘強大’,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肯定。

相較於那個同樣出身‘攣鞮氏’的叔叔,攣鞮稽粥,又多出了草原民族很少會具備的智慧,和寬闊的視野······

“雲中城,不可以繼續再待下去了。”

低沉一語,嘈雜的王帳之內便頓時一靜,片刻之後,所有頭人都面色嚴峻的點下頭。

對於在場的各部頭人而言,這一場攻打雲中的戰鬥,實在是過於輕鬆了些;

尤其是‘攻破雲中’的戰果,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想!

但即便如此,眾人心裡也都十分清楚:漢人的城池,絕對不是‘久留之地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