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御史大夫北平侯張蒼!

這是三公;

至於九卿,也同樣有不少變動。

內史:故安侯申屠嘉;

少府:梧侯陽城延;

衛尉:曲周侯世子麗寄;

太僕:汝陰侯夏侯嬰;

宗正:楚王太子上邳侯劉郢客;

典客:闢陽侯審食其;

郎中令:曲成侯蟲達;

廷尉:堂邑侯陳嬰;

奉常:陽都侯丁復。

而在這份‘新一期’的公卿名單中,最耀眼的,無疑,便是一張闊別長安朝堂日久的堅毅面容。

——太尉,信武侯靳歙!

對於這一道任命,朝野內外眾說紛紜;

有人說,原本的計劃是讓絳侯周勃官復原職,卻被天子劉盈明言拒絕;

還有人說,天子劉盈本打算讓宣平侯張敖做太尉,又被東宮太后所否決。

但母庸置疑的是:這道重新恢復太尉的任命,將劉盈的政治意圖,毫無保留的透露在了朝臣百官面前。

——戰爭!

肉眼可見的未來,漢室,將發生一場需要太尉掌兵的戰爭!

隨著靳歙的身影出現在公卿班列,殿內朝臣百官的鼻息,也是逐漸有些粗重了起來。

深呼吸,強制按捺胸中激情的聲響,不絕於劉盈耳側。

而在新鮮出爐的右丞相,或者說‘正丞相’王陵走出班列,朝劉盈畢恭畢敬的躬身行禮之後,碩大的宣室殿,便又隨之安靜了下來。

“自太祖高皇帝立漢國祚,吾漢家便有二患;”

“——其一曰:異姓諸侯;”

“其二曰:北蠻匈奴。”

“前者,早於太祖高皇帝年間,便為太祖高皇帝次序剷除,獨遺北蠻匈奴歲歲犯邊,以遊騎侵擾邊牆之軍、民。”

“又自太祖高皇帝平城一戰,吾漢家精銳受挫、戰車乏力,朝堂便早有定論:非國強民富、兵強馬壯之時,絕不可與北蠻大戰!”

“然自太祖高皇帝至今,凡漢相國足近二十載,北牆除燕、代二國,獨雲中、北地、擁有等郡,便有戰歿北牆之漢卒,足二萬一千六百三十一;”

“此戰歿者。”

“另軍中將士傷、殘者,亦或邊牆之民殘、死,又為北蠻擄為牧奴者,多至無算······”

沉聲到處今日這場會議的開場白,簡單概述一番漢匈雙方的‘來往歷史’,便見王陵緩緩回過身,於御階旁側朝向殿內百官朝臣。

也幾乎是在王陵回過身的一剎那,殿內漢家公卿百官數百號人,面上無不燃氣熊熊戰意!

“今漢之強,足可養民、安民,尚不足戰於胡;”

“然又云中孤懸塞外,久無郡守履任,雲中將士群龍無首,周遭數百里無有外援。”

“且春三月,匈奴遣使,假借漢設安東一事,而欲行敲詐、勒取之實,又為陛下所拒。”

“故陛下於朝中公卿共議,皆以為:今歲秋後,胡必以輕騎數萬,奇襲雲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