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95章 收買(第2/4頁)
章節報錯
——天子的私人武裝、保鏢團!
坐上這樣的職位,要還是混不出頭,那才讓人笑掉大牙!
而歷史上,由‘中郎’作為跳板,最終得以名垂青史的名將,那也是不勝列舉;
最典型的一位,正是原本的歷史上,於漢文帝年間任中郎,而後在景帝、武帝年間混出名堂的迷路將軍:李廣!
單從李廣的人生經歷,就不難看出‘中郎’這個職務,在一位武將的職業生涯中,扮演著怎樣的角色。
在歷史上,飛將軍李廣,於漢文帝十四年從軍擊匈奴,因功為中郎;
景帝年間,先後任漢室北牆邊域七郡太守,硬生生達成了‘讓匈奴牧民為自己塑像,並早晚跪拜’的個人成就!
——眾所周知:對於匈奴人所信奉的原始薩滿教而言,只有神,才是凡人無法抵抗的;
反之也一樣:只要是匈奴人打不過的,那就是神······
而李廣在達成這一成就之後,便迎來了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次轉折。
——吳楚七國之亂,李廣奉命出征,馳援吳楚聯軍重兵強攻的梁國都城:睢陽。
只可惜,這一次機會,李廣並沒有把握住。
因為在協助梁王劉武堅守睢陽期間,神經大條的李廣,居然私下借了梁王劉武的將印······
有了這麼一茬,李廣自然是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親手葬送。
叛亂平定之後,長安朝堂論功行賞;
可輪到李廣的時候,明明李廣的功績足以封侯,起碼也足夠封個關內侯,但景帝劉啟卻只丟下一句:李廣的功勞,既然梁王賞過了,那朕就不賞了吧······
自此之後,李廣便算是帶上了‘私接諸侯將印’的政治汙點,最終惹得太史公,也只能發出一聲‘李廣難封’的感嘆。
實際上,李廣難封,並不是真的運氣不好,亦或是運氣不夠;
而是‘私接諸侯將印’這個政治汙點,讓李廣早早就見自己的政治生涯全部葬送。
武帝年間,漢室大舉北上,攻掠草原,李廣卻只落得一個‘迷路將軍’的雅號;
但實際上,即便李廣在對匈奴的戰爭中,真的取得了什麼像樣的武勳,也大機率還是不能封侯。
——正如景帝劉啟所言:李廣,不是長安的臣子,是睢陽的臣子······
說回中郎這個群體,既然能出李廣這樣的歷史名人,那也足以從側面印證:這個群體,整體質量並不會低;
實際上,也確實如此。
單從中郎群體‘舉薦制下的武舉’這一特性,就足以看出中郎群體,其實和孝廉、力田,乃至‘國士’級別的賢良方正,是有類似的特性的。
比如,需要名頭很大,大到朝堂都有所耳聞;
比如,貨真價實,真的有傳言中的本事;
再比如,有高官顯貴願意推薦,即便是拼著可能沾染上‘識人不明’的汙點,也忍不住想要舉薦。
當然,最重要的一個相同點是:和孝廉、力田、賢良方正一樣——有資格被舉薦為中郎的人,足夠少······
對於這一點,劉盈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。
——既然中郎群體,是以嚴苛的選拔標準,來保證整體質量,那質量上去了,數量自然也就高不到哪去。
而中郎群體的存在,也正是此刻坐在宣室殿內的公卿二千石,對劉盈所言‘武舉’的疑惑所在。
憑武力為參考選拔官員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