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如,把老呂家殺個斷子絕孫啊~

讓張嫣在深宮裡孤老終生啊~

實在不行,再誅宣平侯一脈的十族之類。

——這,才是一個成熟的政治人物,所應該採取的正確方式!

可今天,劉恭既沒有選擇‘藉此事件表現自己’的上策,也沒有選擇中策‘苟字訣’,而是選了下下之策:吾未壯,狀即為變······

變?

區區一個皇長子,連儲君都不是,靠譜的母族勢力都沒有!

一股腦把太后、皇后全得罪乾淨,失去好大一個呂氏外戚、宣平侯家族的支援不說,還頂上‘不孝東宮’‘不孝中宮’兩個致命汙點?

你變你個頭啊變!!!

越想,劉盈就越覺得來氣!

劉盈再怎麼說,身體裡好歹也流淌著太祖高皇帝劉邦的血脈,前後幾世打磨下來,也算是個靠譜的皇帝了;

咋就生出這麼個不長腦子的東西???

似是看出了劉盈面上所呈現的心理變化,大致猜到劉盈心中所想,呂雉面上的試探之意,也不由退去些許。

“也怪不得恭兒······”

“畢竟才六歲······”

輕笑間一聲撫慰,將劉盈飛散的心緒拉回眼前,卻並沒有讓劉盈點頭表示認可。

六歲怎麼了?

——歷史上的武帝劉徹,六歲都會金屋藏嬌了!

一個皇子,尤其還是長皇子,足足六歲,卻連‘隱忍’二字都學不會?

還是算了吧!

劉盈可不想勞碌終生,老了老了,卻只能對著傻兒子罵一句:亂我家者,必太子也······

“兒臣以為,庶出之子,終因其母之出身,而性有所缺;”

“故儲君之位,還望母后不急於一時,待復三二歲,皇后年歲稍長,得誕嫡長之時,再行思量······”

面色凝重的說著,劉盈稍低頭思慮一番,不忘補充道:“及恭,今以足六歲之齡,論制,已當封王就藩;”

“母后或當於此數日,稍思於皇長子封王事。”

“兒臣以為,安東以南,尚缺一宗親諸侯······”

毫不遲疑的宣告皇長子劉恭政治生命的終結,劉盈望向呂雉的目光,卻是一片如潭水般的寧靜。

過去兩年多時間的歷練,讓劉盈學到了很多。

尤其是在呂雉撒手不管,什麼事都需要劉盈拍板的高壓之下,劉盈的政治手腕,已經愈發趨於成熟。

對於劉恭,劉盈既然已經下定了放棄的決心,便也不會再有動搖。

而藉此事排除‘庶長子因無嫡而得以為儲’的可能性,在太祖高皇帝之後,連續第二代貫徹嫡長子繼承製,也順勢成為了劉盈的選擇。

在兩年多以前,劉盈因為忽略了‘先例’,而不甚觸及陵邑制度的根基,導致太后呂雉不得不自禁長樂;

但兩年後的今天,劉盈卻已經改頭換面,已經學會用先例,為後世豎立好的榜樣了。

看出劉盈這肉眼可見的變化和進步,呂雉望向劉盈的目光,也愈發柔和了起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