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鏘鏘鏘鏘鏘鏘鏘!!!”

“來來都過來來,靠近些!”

路佈置下,一名青年小吏用力敲打著手中的銅鑼,一邊不忘招呼路過的新人上前。

待露布周圍,盡被老幼婦孺圍成一圈,那小吏才放下手中銅鑼,對身旁的文士諂媚一笑。

便見文士淺笑著拱手一回禮,方才側過身,又對圍觀百姓環一拱手。

“諸位。”

“陛下詔諭:朝鮮新服,需移民實邊;凡漢之民,爵公士及上、戶農籍者,皆可至當地縣衙,報以名諱、戶瀆······”

不等文士第一句話道出口,圍觀百姓便紛紛神情一緊,作勢就要四散而去。

即便是先前那小吏出身何止,眾人面上神色也絲毫沒有動搖。

——對於關中,乃至於全天下的平民百姓而言,移民實邊,早就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。

早在始皇嬴政掃滅六國、一統天下之後,移民實邊,便已經成為了大秦王朝的國策。

大秦一統天下前一年,也就是秦始皇二十五年,由秦關中兵所組成的徵南大軍五十萬,便在主帥屠睢的率領下,第一次跨過了五嶺。

雖然戰事初期不力,主帥屠睢也戰死沙場,但秦廷卻並沒有放棄南方,而是改以任囂為主帥、趙佗為副手,繼續攻打嶺南。

在長達八年的連續征討之後,始皇帝三十三年,始皇嬴政終於完成平定嶺南的大業;整個嶺南由此劃入了秦朝的版圖。

而從嶺南平定的始皇帝三十三年,一直到嬴政駕崩沙丘的始皇帝三十七年,這長達四年的時間裡,一直有源源不斷的平民百姓,從天下各地強制性遷往嶺南。

其中,單是因秦龍川令趙佗上奏,而遷往龍川縣一帶的第一批移民,便有足足十數萬戶,足足五十萬人之多······

在南方,是‘移民實邊以壯嶺南’,在北方,更是一段令人難以直面的血淚。

——秦長城!

為了構築起那條接連燕、趙等戰國長城,最終形成一條長達數餘里的秦長城,無數的平民百姓,或者說是‘故六國之民’,被強制徵發往北方,參與長城的修築工作。

當然,秦的‘移民實邊’,也不單是南方的嶺南,以及北方的長城。

在西南夷,秦廷也曾短暫嘗試過修建一條秦直道,雖然最終,礙於當地複雜的地理環境、惡劣的交通條件而作罷,但不甘心完全放棄的始皇嬴政,還是下令在那片蠻荒之土,留下一條極具嬴秦特色的‘五尺道’。

南方百越、北方長城,再加上西南夷的‘五尺道’,以及遍佈天下各地,縱橫交錯,甚至鋪至長城之外的秦直道······

只能說,秦二世而亡,跟趙高李斯,幾乎是沒有半毛錢的關係。

——在這個世代,無論是道路還是長城,可都是極度依賴人力的工程!

為了將秦直道鋪滿整個已知世界,秦廷徵發徭役的範圍,甚至已經從‘故六國之民’,延伸到了關中的老秦人!

國家基建工作本就繁雜、沉重,再加上貪官汙吏在中間撈點好處,那天下群起而方,就連老秦人都拋棄嬴氏,顯然就是必然發生的事了。

——你老嬴家奮六世之餘烈,俺們老百姓,可也沒少出力啊?

結果天下一統了,你老嬴家不想著讓俺們過上好日子,還想拿俺們的命,去填什麼直道、長城?

&nua的吧!

誒那個誰,是叫劉邦對吧?

對就你,過來一下,有事兒跟你商量······

就這樣,享國五百餘近六百年的嬴秦社稷,便隨著三世子嬰一起,被天下人在咸陽市腰斬棄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