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63章 驚喜的燕王長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聽聞周勃這番鄭重其事的話語,欒布趕忙躬身回禮之餘,面容之上,也終是稍湧上些許瞭然之色。
此戰,朝堂決定大軍兵分三路,看上去是稀鬆平常的安排,可實際上,三路兵馬的戰略任務劃分,卻都是無比的明確和清晰。
酈寄率領的右路軍,在此次戰役中的主要任務,就是循著海岸線徐徐逼近衛滿朝鮮都城:平壤,在陸地上掩護那支此前,從未向外透露出調動訊息的齊楚水陸聯軍!
而按照周勃的說法,此次戰役,漢室攻打衛滿朝鮮的關鍵,便是這路齊楚水路聯軍,在畢竟平壤附近海域時搶灘登陸,避開衛滿朝鮮設於陸地上的防線,直插入敵方腹地,一戰定乾坤。
——作為久經戰陣的宿將,欒布心裡非常清楚:這路齊楚水路聯軍,根本不需要在搶灘登陸之後攻打平壤城!
只需要這支兵馬成功搶灘登陸,並在以平壤為中心的五十里範圍內任何一處,豎起那面寫有‘漢’的軍纛,平壤,就必將不攻自破。
所以,周勃說的並不誇張:此次征伐衛滿朝鮮的戰役,主力,還就是那支神秘的‘齊楚水陸聯軍’。
至於沿途掩護的車騎將軍酈寄所部右路軍,充其量,也就是給這支水路聯軍打打下手。
負責掩護水路聯軍的酈寄所部如此,周勃所部中軍,那就更別提了。
單就一句‘東渡浿水,而後調向南下,直撲平壤’,便足以表明周勃所部中軍,並非是嚴格意義上的戰鬥部隊,而是一支護送周勃儘早抵達平壤,主持朝鮮大局的護衛武裝。
說得再直白些,就是周勃所部中軍在此次戰役中的任務,或者戰略目的,就是護送周勃火速抵達平壤。
而三路兵馬中,酈寄所部右路負責掩護、周勃所部中路肩負政治使命,唯有欒布所部左路軍,可以說是絕對意義上的戰鬥部隊。
東渡浿水之後,欒布所部需要在浿水以東五十里處駐紮,直至冬十月元朔,說白了,這就是對衛滿朝鮮,以及朝鮮各蠻人部落的威懾、震懾。
——我漢室的中路軍、右路軍,你們可小心著點兒,要是有不對勁,我左路可就要南下掃蕩了!
等冬十月元朔,酈寄掩護下的水路部隊抵達平壤附近,開始尋求登入,周勃也即將抵達平壤之時,欒布則便要引軍西歸,飛速趕往代北,以防匈奴人趁火打劫。
如此說來,也確實如周勃方才所言:此次戰役的關鍵,並非是漢室能否攻下平壤、能否懲戒大逆不道的衛滿朝鮮,而是與此同時,能否避免漢北邊牆,被可能南下馳掠的匈奴人攪成一鍋粥。
只要北牆不出問題,那朝鮮戰事即便稍有不順,得手也不過是時間問題;
可若是邊牆出了問題,那即便衛滿授首、朝鮮半島被漢室徹底統一,也必然會使得漢軍主力無奈放棄勝利果實,重新退回浿水以西,趕赴長城一線,補邊牆防線的空子。
想到這裡,欒布便輕嘆著將上半身一仰,望向周勃的目光中,更是帶上了滿滿的嚴肅。
“敢請太尉示下。”
“鄙人所部左軍、太尉所部中軍,又酈車騎所部右軍,各得兵馬幾何?”
“又吾部左軍之糧草,可需燕國輸補?”
聽聞欒布此言,周勃也稍吸一口氣,旋即滿是誠懇的抬起頭,望向欒布那滿是嚴峻的面龐。
“燕相不必過憂。”
“某自長安啟程之時,此事,陛下亦有交代。”
“——酈車騎所部右路,以關中軍三萬為骨幹,盡編自發而來之義士于軍中,合大軍十萬餘;”
“某所部中軍,則以關中大軍二萬,又某沿途所募之豪傑,合兵馬三萬餘。”
“餘關中兵十萬,皆付燕相之手,以備戒胡!”
語調滿是堅定地將劉盈、長安朝堂對三路大軍的人員安排道出,周勃便滿是稍一頷首,眉宇間,再度帶上了些許得意。
若說漢室軍隊與其他的時代相比,有什麼地方帶有明顯不同的‘特色’,那無疑,便是平日裡為非作歹,禍害地方的‘豪傑’。
天子御駕親征,這些地方‘豪傑’會聞訊而來,自請為馬前卒,上演一出又一出‘仗義每多屠狗輩’的戲碼;
像前些年,當今劉盈以太子之身出征,平定淮南王英布之亂,也同樣曾招來數以萬計的關東‘豪傑’,請為儲君牛馬走。
對於這些平日裡危害地方治安、時刻威脅地方穩定的不確定因素,朝堂中央也總是以一種曖昧的態度對待。
——平日裡,你為禍地方、欺男霸女,那肯定是要依法從嚴、從重處置;
可若是戰事,你能‘幡然醒悟’,投身於朝堂中央的正義事業當中,那隻要不是名聲太差、前科太多的大惡人,那也大機率能獲得‘既往不咎,戴罪立功’的待遇。
跟著天子、太子,或者某位軍方巨擘,在戰場上走這麼一遭,只要別表現太差,那這些豪傑,就能撈的一個‘忠於社稷’的美名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