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169章 韓信暗度陳倉,誰人明修棧道?(第2/4頁)
章節報錯
作為漢室將來的掌控者,劉盈光是出於這個考慮,就絕對沒有留下韓信,以圖日後的道理。
原因很簡單:韓信該死,是因為他曾是異姓諸侯。
殺韓信,並非是為了結束一條生命,而是漢室需要藉著那顆血淋淋的人頭,昭示中央剷除異姓諸侯的決心!
而留韓信,則會讓漢室‘廢分封’的程序,再度蒙上一層疑紗。
——就韓信那一長串可以反覆族誅的罪名,若是留,那就只能是‘許其戴罪立功’。
那,立功之後呢?
等韓信日後,立下足以抵消罪責,甚至更多的功勞,該如何賞賜?
不賞,那就是寒了功臣的心;賞,那就只能封王。
這樣一來,過往近十年,天子劉邦在關東南征北戰,費個什麼勁兒?
長安朝堂每年數百、上千萬石的軍糧,數十上百萬民夫、幾十萬軍卒砸下去,結果就換來一個‘異姓諸侯都可以廢王為侯,戴罪立功後,再度做異姓諸侯’?
劉盈非常確定:這句話,無論是什麼人說出口,都必然會葬送自己的政治生命!
——包括劉盈的母親,當朝皇后呂雉,也不例外!
再有,便是現在的劉盈,還只是太子而已。
且不論留下韓信之後,劉盈是否能不被這柄雙刃劍所傷,也不談韓信日後是忠心耿耿,亦或是暗懷鬼胎。
單隻一項‘看不透異姓諸侯的弊端’的罪責,就足以讓劉盈才剛穩固下來的儲位,再次搖搖欲墜!
因為廢黜異姓諸侯,以宗親諸侯取代、過渡,最終逐步廢黜分封制,已經是長安朝堂的共識。
這不單單是如今漢室的意識形態,也同樣是歷史大勢。
而一個意識形態不穩固,想要抗拒歷史大勢的太子,尤其是還是開國皇帝的太子,是絕對不可能活的到天子駕崩,新君易立那一天的······
“唉······”
“待日後,王師北上以討匈奴,也不知何人可為良帥······”
蕭然一聲長嘆,劉盈便滿是感懷的將車簾放下,暗自搖了搖頭。
卻見呂釋之聽聞此言,只略有些輕蔑的一笑,旋即笑著低下了頭。
“韓信之才,確乃世間罕有。”
“然臣以為,尚不至家上所言之地······”
應聲睜開眼,劉盈只面色隨和的一笑,佯裝新奇的望向呂釋之。
“怎麼?”
“舅父莫不以為,今吾漢家,另得不下韓信之帥才?”
嘴上雖是這麼說,劉盈心裡卻是萬般篤定的搖了搖頭。
——那,可是韓信!
——縱是到了兩千多年之後,都為後世人尊稱一聲‘兵仙’的軍事家!
縱觀兩漢前後凡四百年,真要說誰人可與之媲美,也不過衛、霍兩位天之驕子而已!
而現如今,別說是衛、霍二人了,便是衛青名義上的祖父,三世平陽侯曹奇,恐怕都還只是個孩童······
在劉盈看來,別說如今的漢室了,便是往後推五十年,漢室天下,也絕對不會有第二個人,能同韓信相提並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