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317章 朝鮮自古以來,就是···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“世子所言,幾無謬誤。”
“莫言百十年,便是三歲之前,朝鮮之境況,確皆如世子所言。”
淺笑著對酈寄在一點頭,劉盈終是面容稍一肅,昂首看向那張巨大的堪輿,眉宇間,也是立時帶上了一抹政治人物所應有的鄭重。
“箕子朝鮮,乃自武王之時,便封箕子胥餘之土;又吾漢祚承周社稷,周之封君,便當為吾漢之內藩;”
“及馬韓、辰韓、弁韓所合而得之‘辰國’,雖非周所封,然辰、弁二韓,亦皆秦民所立之國;故朝南三韓,亦絕非化外之地。”
“於情於理,朝北箕子、朝南辰國,皆當乃吾華夏之民自古以來,神聖不可分割之土!”
劉盈此言一出,殿內眾人只頓時鼻息粗重了起來,滿是驚詫的抬起頭!
待看清劉盈目光中,那令人不敢直視的精光,眾人面上驚駭之色,便又盡數化作激動,和興奮!
——在華夏曆史上,聞戰則喜的,可不單單隻有大秦銳士!
別說是尚武之風絲毫不輸嬴秦的劉漢了,即便是在大慫,‘開疆拓土’四字,也絕對是讓每個熱血男兒,都感到口乾舌燥的強效腎上腺素!
尤其是殿內這些生居高位,本已有些失去銳氣的老臣,在聽到劉盈那句‘乃吾華夏之民自古以來,神聖不可分割之土’之後,即便是那一股股早已熄滅的烈火,都被劉盈再次點燃!
這句話,後世人或許會更瞭解,亦或是聽的更多;殿內這些西漢初年的‘老古董’,根本就沒聽過這句話。
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時代,沒有同樣振奮人心,又直白無比的宣示。
——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濱,莫非王臣!
只此一言,就足以使得華夏政權的任何擴張舉措,都擁有毋庸置疑的正義性和正確性!
就連如今,都還沒與漢室連同的西域、中亞,乃至於數萬裡之外的歐米,理論上也都包含在‘王土、王臣’的範疇,就更別提朝鮮這種在近千年前,就被華夏政權實際掌控過的區域了。
一時間,原本還雲淡風輕,做‘儒雅’壯的眾人,頓時變得口乾舌燥、眼眶泛紅,粗重的鼻息,讓眾人的胸膛劇烈起伏不停;
若是讓不知道的人看見這一幕,恐怕沒有人會覺得這十幾個酷似野獸的中老年男子,居然是‘居廟堂之高’的劉漢公卿。
被這股莫名躁動的氛圍影響著,就連劉盈,都有些呼吸粗重了起來,不由伸出手,稍鬆了鬆衣襟。
如此過了還一會兒,一聲勉強還算理智的低語,才終於將‘瀕臨癲狂’的眾人,緩緩冷靜了下來。
“陛下所言,實可謂至理。”
“箕子、辰弁諸韓,確非化外之地,亦皆當為吾漢之屬。”
勉強按捺住胸中激動,道出這句看似並沒有意義,實則卻讓眾人的目光再次恢復清明的話,曹參便稍上前一步,朝劉盈微一拱手。
“然朝鮮地處燕國以東,地狹而長;雖臣尚未曾往,然亦不難知:朝鮮之寒,當不亞於燕北凜冬之地。”
“又箕子、辰弁等諸韓,雖或為周封君、或為秦遺民,然於吾漢祚,皆無有不恭之舉。”
“正所謂名不正,則言不順。”
“若陛下欲興兵討之,而無大義,臣恐有所不妥······”
言罷,曹參便再一拱手,雖退回了原位,但那仍帶有些許熱烈的目光,卻並未有片刻從劉盈身上移開。
聽聞曹參此言,本激動難耐的眾人,也是不由稍冷靜了下來;
劉盈卻是意味深長的看著曹參,目光中,盡是一抹洞悉,和玩味。
作為後世人,劉盈清楚的知道,曹參說的沒錯。
朝鮮半島的寒冷,絕不亞於如今的燕國北境,甚至更甚!
再加上當地複雜的地理環境,以及這個交通手段極度落後的時代,確實使得‘攻打朝鮮半島’的難度,遠高於攻打中原地區的一郡,乃至一國。
這一點,從後世新朝之時,人民子弟兵支援鄰居的戰爭,就不難看出。
但讓劉盈毫不意外之餘,又感到莫名欣慰的,是曹參的關注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