說著,呂釋之不忘再看了看左右,才再次望向劉盈,滿是嚴肅的一供手。

“一者:趙王此間之事,陛下不便插手,然陛下身趙王兄,又不得不代為求情。”

“故太后以‘禁足’為名,以告天下:陛下,確曾為趙王求情。”

“又趙王······”

話說一半,呂釋之不忘面色僵硬的抬頭看了劉盈一眼,才硬著頭皮道:“又趙王此番,於王府暗蓄甲士,密謀叛逆。”

“若依律治趙王死罪,太后恐陛下為天下所汙;然若不罪,又國法不存。”

“故太后意,暫‘囚’趙王於府中,以待風論稍消,待秋收之時,再遷趙王王淮南,而後就國。”

“及陛下,恐亦當自閉未央不出至秋收,以避風論······”

聞呂釋之道出這番話,劉盈只一副早有所料的神情,眉頭卻還是有些許不甘。

見此,呂釋之也不再繞彎,繼續道:“其二。”

“前時,狄酋冒頓書辱太后,又朝中公卿議而得論:今非決戰之時。”

“故太后已令酇侯擬書,於狄酋卑躬屈膝,再賄以金石珠玉、糧米布帛,以求北牆數歲安寧······”

說著,呂釋之的面容,也不由帶上了些許屈辱。

“且除金石珠玉之財,糧米、布帛、鹽茶等資,太后亦已傳令相府:循太祖高皇帝故事,遣女出關,和親匈奴······”

“太后言,遣女和親,終於國朝威嚴大損之事,又乃今漢家不欲為,然不得不為之權宜之計。”

“若陛下不自禁未央,太后恐天下皆因此事,而汙陛下曰:悖家國大義而和親匈奴,以損太祖高皇帝遺德······”

說到這裡,呂釋之的面容,也是不由自主的漲紅了起來,眼眶中,更是帶上了些屈辱的淚滴。

——終歸還是周呂令武侯胞弟、劉漢社稷開國元勳,對於以和親祈求和平,呂釋之也同樣感到無比的屈辱。

片刻之後,呂釋之才從悲憤的情緒中稍調整過來,神情鬱悶的對劉盈再一拜。

“太后知陛下宏圖遠志,來日必當血高皇帝白登之仇、狄酋冒頓書辱太后之恥;”

“然今戰機未至,還望陛下忍辱負重,暫居未央······”

聽聞呂釋之這一番情真意切的勸解,劉盈縱是還能面前保持淡然,目光也下意識有些銳利了起來!

——白登之圍,是國仇,劉盈不急於報;

但冒頓那封字字誅心的國書,是家恨!

早晚有一天,劉盈都要將今日的屈辱,成百倍、千倍的討回來!!!

而在這樣一封令人怒火中燒的匈奴國書面前,老孃呂雉委曲求全,為社稷不惜含恨屈膝的舉動,更是讓劉盈眼眶一陣發熱。

——為了不讓劉盈擔上‘和親匈奴’的汙名,呂雉甚至不惜撒出‘我兒子惹我生氣,所以我把他關起來了’的訊息······

“母后······”

神情複雜的發出一聲呢喃,劉盈終還是咬緊牙,勉強將眼眶中的淚水憋了回去。

而後,便見劉盈緩緩站起身,來到呂釋之面前,神情莊重的一拜。

“母后拳拳相護之意,朕,瞭然於胸······”

“往後數月,還望建成侯常往長樂,以隨母后左右······”

“及朕,自謹遵母后之意,自閉未央,博覽群書,以習治國之道。”

“待天下民豐衣足食、安居樂業,吾家府庫充盈、兵精馬肥,朕必當親臨龍城,鞭問狄酋!!!”

略有些沙啞的一聲低吼,劉盈只緊緊抿起輕顫著的嘴唇,對呂釋之沉沉一拱手。

而在劉盈身前,本還打算側身避禮的呂釋之,此刻全滿是感懷的點了點頭,鄭重其事的整理了一番衣冠,旋即對劉盈長身一拜。

“陛下有此大志,太后今朝所受之辱,他日必當復焉······”
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