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77章 朕,將大行······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時間一天天過去,轉眼間,便到了漢十二年春三月。
也是在這一個冬天,漢室先前遺留的許多問題,都基本得到了最終結局。
——漢十二年冬十二月,起兵反叛的代相陳豨,終於在靈丘為樊會、周勃所敗, 又被郎中公孫耳追擊斬殺;
至此,前後延綿足一年有餘的代相陳豨之亂,也總算是畫上了句號。
代、趙一平定,‘敕封皇四子劉恆為代王’的正式詔書,便從長樂宮發出,遍封諸皇子各位諸侯王的提議, 也出現在了長安朝堂之上。
對於這件事,朝臣百官都明智的沒有做過多討論, 天子劉邦也沒再擺出‘要不再商量商量’的架勢。
漢十二年春正月,天子劉邦頒詔:封皇五子劉恢為梁王,皇六子劉友為淮陽王,皇七子劉長為燕王。
至於幼子,即皇八子劉建的封建之時,則被劉邦以‘太過年幼’暫時擱置。
之後不數日,劉邦再次頒下敕封詔書:合陽侯劉喜子劉鼻,恭仁勇武,於國有功,堪為設計棟樑,封以為吳王,統轄故荊國三郡五十三城,都廣陵。
至此,天子劉邦對關東異姓諸侯勢力的清除,才算是終於得到了令長安朝堂滿意的結果。
——北方的燕、代、趙三國, 分別有三位皇子坐鎮, 盡數化為宗親諸侯國;
中原的梁、淮陽、齊三國,也同樣由三位皇子分別為王, 徹底被漢室納入了實際版圖之內;
至於南方的吳(荊)、楚、淮南、長沙等國,雖不全是皇子坐鎮,但也有楚王劉交、吳王劉鼻兩位壯年宗親為王,再加上大機率留給皇幼子劉建的淮南國,以及長沙王吳臣······
至此,漢室對關東地區的掌控,達到了漢室鼎立以來的巔峰!
現在在關東做王的,是天子劉邦的弟弟、侄子、兒子們;等未來,則會變成劉盈的叔叔、堂兄、弟弟們。
困擾漢室近十年之久的‘關東諸侯每年一反’的問題,至此也算是得到了最好的解決。
諸皇子封王之後,便又是一個新的問題,擺在了長安朝堂面前。
——皇七子劉長被封為燕王,這就意味著曾經的燕王盧綰,以及被天子劉邦‘開除’出了諸侯的行列。
如此一來,長安朝堂的注意力,便在這開春時分,盡數集中在了燕國。
令長安朝堂感到安心的是:不知是不是對劉邦心中有愧,在面對樊會、周勃所率大軍之時,已經不被漢室承認的燕王盧綰, 並沒有做出太劇烈的反抗, 而是邊打邊走,一路朝漢匈交界跑去。
到春二月,從燕都薊邑逃出,又奔波數月的燕王盧綰,也終於率領殘部逃到了長城以北。
但在逃出長城之後,盧綰卻並沒有繼續北逃,而是在長城根下停下了腳步,託人遞上了一紙告罪書。
只不過那封告罪書,卻並沒有遞到劉邦的面前。
——因為自打春正月,用最後的精力,頒下那份封諸皇子為王的詔書之後,天子劉邦,便再也沒有了從病榻上起身,處理朝政大事的力氣······
·
“咳咳咳咳······”
“吭哧吭哧吭哧!”
“吭哧吭哧吭哧吭哧吭哧吭哧!!!”
老天子一陣劇烈的咳嗽,惹得殿內本就忙亂的宮人更加慌亂了起來。
但慌亂歸慌亂,也終歸沒人搞鬧出聲響,只能輕手輕腳的在殿中走動著,不時將忐忑的目光,撒向劉邦那道起伏不止的背影。
病榻邊沿,皇后呂雉、太子劉盈自是早早趕到,丞相蕭何、御史大夫曹參默然歸於一旁,朝中的功侯貴戚、朝臣百官,也已盡數跪在了長信殿外。
待劉邦的咳嗽聲稍平緩了些,躬立於榻前的老太醫幾乎是立刻跳上前,緊握住這難得的機會,為劉邦號起了脈。
只不片刻之後,老天子便再次將上身撐起,對著榻邊的水盆就又是一陣劇咳······
“唉·····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