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85章 樊噲回來了啊···(第3/4頁)
章節報錯
但別忘了。
呂雉交代相府每年撥給空無一人的‘長安侯府’的,可是每年百金!
如果真的是安一萬戶的食邑,那這一萬戶的租稅,一年也不過是二十萬石粟米。
放到市面上,按照今年的糧價,二十萬石糧食,便是一萬萬錢。
聽上去,一萬萬錢,似乎價值遠不止‘百金’。
但須得一提的是:百金,指的可是一百斤黃金!
一萬萬錢堆在一起,或許有一座房子那麼大,而一百斤黃金,卻大不過一條人腿。
可放眼天下,可有人願意拿手裡的一百斤黃金,去換銅錢一萬萬?
——別說是漢三銖等假幣、劣幣,以及舊式戰國刀幣,乃至於如今的‘漢五銖’了,便是曾經的秦半兩,都未必能有那麼大的價值!!!
倒也不是說,‘百金’比‘一萬萬錢’更值錢,而是有些東西,是必須要用黃金才行的!
就好比如今的元勳功侯、關東諸侯,從今年開始,每年要上貢給太廟高廟的酬金,可能用銅錢取代?
還有那些家中藏有先賢典故,卻又敝帚自珍的人,可願意用手中的書籍,換來一座由銅錢堆起的小山?
——別說是元勳、諸侯的酬金,以及書籍的買賣了,就連高門顯貴護送賀禮,都是‘可以送金,不能見銅’!
所以,呂雉下令相府調撥給長安侯府的那百金,單從不可取代的貨幣屬性上,價值就遠高於一個食邑一萬戶的封國,所能產出的租稅。
尤其呂雉所說的,是每年一百金!
要知道如今的府、庫加在一起,都未必能湊出來一千斤黃金!
可等幾十年,甚至上百年後,盧綰的子孫後代有幸回到漢室,那長安侯府,就會有成千上萬斤黃金‘任君採摘’。
劉盈也很確定,這個極具示好意味的舉動,也必然會被傳到遠在匈奴草原的盧綰耳中。
這,也正是呂雉將此事,大咧咧擺在朝議之上的原因。
——盧綰,是豐沛元從~
就算判漢降胡,盧綰和一些膽肥的豐沛籍元勳功侯之間,也必然會維持一定的聯絡。
尤其是在呂雉明示自己‘無意追究盧綰’的前提下,必然會有更多的豐沛元從,以‘為國打探’做由頭,和盧綰往來聯絡。
如此一來,漢室此番遭受‘燕王盧綰判漢降胡’的打擊,就將被太后呂雉巧妙地化為‘燕王盧綰忍辱負重,深入匈奴腹地,為漢室刺探敵情’······
“差點遠······”
“朕離母后,還差的遠吶······”
苦笑著發出一聲長嘆,劉盈終是從榻上坐起身,眉宇間,卻又再次帶上了一抹鄭重。
如果單只是借盧綰一事‘布威、施恩’,從而快速掌控朝堂,那今日的朝儀,絕不會提前變成百官功侯齊聚會的準朔望朝。
劉盈也不可能前腳下令‘太后居長樂而主朝政’,後腳就因為老孃想掌控朝堂,便再也顧不上其他。
這個問題,早在朝儀開始之前,就已經有預兆了。
——平平無奇的常朝,太后又沒下令舉朔望朝,那些個身無官職的功侯貴戚,為什麼要自發與會?
尤其是因年幼而尚未攝政,自夏四月,先皇劉邦駕崩以來,便幾乎沒有再出現在長信殿的少年天子劉盈,又為什麼會出現在今日的朝議之上?
這個問題的答案,與劉盈前世的某一段記憶,幾乎算得上是完全契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