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66章 老天子最後的顧慮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“至不濟,亦當於今、明二歲冬,整修渭南已有之水利;待複數歲,府、庫充盈之時,再議於渭南新開水利之事。”
“另當下,關東之土多貧而糧產不足,關東於關中糧依賴者過甚;若單以關中糧供養天下,縱今之關中尚得餘力輸養,然待日後,終將不堪重負。”
“又兒聞巴、蜀之地雖多善,亦土甚肥而農產頗豐,只因道阻不通,而無以輸糧於關中、關東。”
“故除渭南水利之整修、疏通,及新渠鑿築,關中巴蜀之陸路、水路,亦當為朝堂始議、擬策,以輸巴、蜀之糧於關中、關東。”
將心中的腹稿娓娓道出,又低頭回憶一番,確定沒有遺漏,劉盈才對劉邦再一拱手,示意自己彙報完畢。
而在劉盈身前,看著劉盈說到‘渭北雖然因為有了鄭國渠,糧產有了不錯的提升,但渭南還是糧產不豐’,以及‘為了減輕關中供養天下的壓力,應該想辦法讓巴、蜀的糧食送出來’時,劉盈目光中閃耀著的那抹慎重,老天子的面容之上,終是緩緩湧上一抹感懷之色。
“唉·······”
“不類我···不類我······”
“然又何妨?”
“秦亡而漢興,稅賦、徭役皆已輕,戰火紛爭已盡消,民得安居而樂業,蒼生黎庶各得其所······”
“日後之天下,當無需又一沛公·········”
暗自感嘆著,劉邦不忘深深注視著劉盈那張明明不像自己,此刻卻又莫名散發出英起的面龐,老天子不由搖頭一嗤笑。
“嘿·······”
“少年慕艾的年齒,竟做這老兒態·······”
“也好啊~”
“雖主少國疑,然又少年老成······”
“當是社稷之幸啊·······”
如是想著,老天子終是淺笑著將腿收回,盤腿坐在了蒲團之上。
但片刻之後,老天子面上的笑意,便被一抹若有似無的憂慮所取代。
因為除了關東的陳豨、盧綰,乃至已經敗亡的英布,以及關中的基礎建設,還有一件事,讓老天子始終放不下心。
偏偏這件事,還不好太過直接的開口問·······
背對著亡父的衣冠,正對著劉盈盤腿思慮許久,老天子終是面色淡然的抬起頭。
“英布授首、陳豨敗亡在即,盧綰·······”
“縱其懸崖勒馬,亦當無再王燕薊之理。”
神情滿是複雜的道出這句‘就是盧綰慫了,也絕對不能繼續當燕王’,劉邦望向劉盈的目光中,便悄然帶上了一抹審視。
“又彭越謀逆受誅、荊王為黥賊所戮,今之關東,燕、梁、荊、淮南四國,便已無主。”
“更燕、代、趙三國,乃吾漢室北牆之首重,今卻得恆以孩提之年王代、如意以總角之年王趙。”
“若燕再以未壯者王,北牆,便或有北蠻肆虐、胡騎不絕之虞·······”
說著,劉邦望向劉盈的目光,也是愈發銳利了起來,似乎恨不得將劉盈裡外都看穿。
“依太子之見,燕王之選,當為何人?”
“又荊、梁,淮南,當以何人王而治之?”
聽聞老爹問起自己對關東諸侯國分封事宜的看法,劉盈縱是早有腹稿,此刻也是心下一緊!
蓋因為諸侯王的敕封,雖然理論上來講,是朝堂‘民煮共議’,天下‘眾望所歸’,甚至需要太后(如果有)‘親頒敕封懿旨’的大事,但實際上,卻是完全由天子決定的。
對於封誰去哪裡做諸侯王,別說是凡夫俗子、朝臣百官、元勳功侯,乃至於儲君太子了,絕大多數情況下,就連敕封詔諭的頒佈者——太后本人,都只有建議權,而沒有決定權!
在這種情況下,明顯命不久矣的老天子,就諸侯王敕封問題,向已經監國的儲君太子發問,其用意,顯然不可能是‘我想聽聽你的意見’這麼簡單。
尤其是如今漢室,可以被封為宗親諸侯王的劉氏宗親,幾乎全都是當今劉邦的兒子們的前提下,這個問題,就更加複雜了起來。
——天子給除太子以外的兒子們封王,在某種意義上,和尋常百姓分家產是一個性質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