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44章 只可惜,孤弄不死樊噲啊···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對於樊噲如今的遭遇,劉盈的立場,其實非常的複雜。
原則上來講,樊噲如今的政治成分,早已因妻子呂嬃的緣故,而從漢開國之初的‘豐沛元從功侯’, 逐漸轉變為了‘呂氏部舊’。
簡單來說:如今的樊噲,與其說是老天子劉邦的人,倒不如說是皇后呂雉的人。
這樣一來,作為皇后呂雉的心尖肉,劉盈對於樊噲這樣的‘母族勢力’,本該撐開翅膀護著、照看著。
但在現如今,天子劉邦命不久矣,劉盈很可能在半年多之後, 就要繼漢天子位的前提下,呂氏外戚,或者說‘母族勢力’,對劉盈而言,早就不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助力了。
——今年春天以前,天子劉邦,究竟為什麼非要廢黜易立,想要將年紀更小、勢力更為薄弱的趙王劉如意立為太子?
相較於更加年幼,且在朝中毫無根基的劉如意,有母族呂氏外戚為靠背,得朝中百官功侯所共舉的劉盈,豈不是更能保證政權的平穩交接?
難道真的只是因為劉盈‘不肖父’‘不類幾’,身為開國之君的劉邦,就要在太子儲君這種關乎江山社稷、宗廟傳延的事情上亂開國際玩笑?
事情的真相,顯然沒有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。
從積極地方面來看, 呂氏外戚的存在,確實能讓劉盈手握龐大的政治能量,以保證未來的某一天,天子劉邦宮車晏駕之時, 劉盈能平穩接過劉漢王朝的政權。
再加上‘嫡長’的大義名分,以及朝中功侯元勳、百官公卿,如蕭何、張良等人的支援,劉盈即便年幼登基,也能儘量使得‘主少國疑’的情況減輕到相對可以接受的程度。
但從消極的方面而言,便是成也呂氏,敗也呂氏······
道理很簡單:權力這種東西,就好比借出去的錢。
往外借的時候,自然是好說好商量,甚至可能換來三叩九拜,痛哭流涕的感謝。
但到了要往回拿的時候,就遠沒有借出去時那麼簡單了。
舉個很簡單的例子。
——按照歷史的程序,天子劉邦的壽命,會在明年,也就是漢十二年夏四月,於長安長樂宮畫上句號。
彼時,劉盈也必然會在朝臣百官的簇擁下,前往長安城內的太廟祭祖,從而名正言順的坐上天子之位。
在這個過程中,為了保證萬無一失,劉盈自然還要派母族外戚,如舅父呂釋之,表兄呂祿、呂產、呂臺等人戒嚴長安。
等政權交接完成,天子劉邦入土為安,緊隨其後的,自然就是新君遍封潛邸元從。
那麼,對於如今的劉盈而言,誰才配得上一個‘潛邸元從’的名號?
或者說,在劉盈交接政權的過程中,誰,或者說哪一方勢力,能為劉盈提供最大的幫助,又不需要劉盈有絲毫擔心?
答案,顯然就是由呂氏子侄,以及已故周呂令武侯呂澤之部舊等人,所共同組成的‘諸呂’陣營無疑。
在過去,劉盈儲位生疑之時,幫劉盈穩住太子之位的,是母族外戚;
政權交接之時,劉盈也需要諸呂保證自己的安全,以及皇權交接的安穩進行;
等坐上那至尊之位,劉盈依舊需要母族外戚步入朝堂,成為自己掌控政權的羽翼;
就算撇開這些已經讓劉盈得利,或即將讓劉盈得利的利益交換不談,單是皇后呂雉的存在,以及這個時代‘一人得道,雞犬升天’的普世價值,劉盈都必須在登基之後,重用自己的母族外戚,以及部舊勢力。
這即是對諸呂外戚、部舊過往幫助劉盈的答謝、對未來必要時幫助劉盈的提前酬謝,也同樣是為了使劉盈更快掌控朝堂。
換而言之,待老爹入土為安、自己位登九五之後,劉盈要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把整個諸呂外戚,都使勁兒往朝堂塞。
呂氏子侄,如呂釋之、呂臺、呂祿、呂產等人,起碼要有一個兩千石以上的朝臣,餘者,也起碼要安排在長樂、未央兩宮的宮門處,擔任比二千石的宮門尉;
周呂舊部,那就更不用說了。
陽陵侯傅寬,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代相;
信武侯靳歙,現在就已經是車騎將軍,漢室軍方的第三號人物!
等戰後稍行封賞,再等劉盈登基時恩封時,不拿出個大將軍的位置,劉盈根本不可能支使得動靳歙!
至於曲周侯酈商,倒還好些,如今已是右相國之職,又一把年紀擺在那裡,也沒幾年活頭了;
等此戰過後,就算劉盈不插手,老天子也肯定會尋個由頭,讓酈商回家頤養天年。
但酈商是好解決,酈商的兒子酈寄,就又是個大難題了。
——與尋常的功侯二代,乃至整個華夏曆史上九成九以上的二代不同,曲周侯世子酈寄,是有‘開國元勳’的成份的!
要不是因為老爹叫酈商,如今的酈寄,就很可能不是曲周侯世子,而是直接成為曲周侯本侯!
酈寄自己本就是開國元勳,武勳又不比老爹差多少,恩封酈寄的規格,本來就不能太局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