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轉售?”

“太子同齊王、楚王,果真是這般言說?”

梁都睢陽,梁王宮。

聽聞這則自彭城傳回的訊息,劉邦面色只嗡時一滯,道出口的話,分明都帶上了些不敢置信的語調。

“嘿······”

“怪事······”

“不過平滅一叛亂諸侯,太子之脾性······”

“竟得如此大變?”

滿帶著懷疑的說著, 劉邦不忘嗤笑著望向身側,待一旁的夏侯嬰同樣滿臉呆愣的搖了搖頭,劉邦這才嘿嘿一笑,低下頭,細細檢視起手中的簡書來。

不能怪劉邦大驚小怪,也怪不得夏侯嬰‘君前失儀’, 實在是對任何一個對劉盈的性格稍有了解的人而言,這則訊息, 也確實是太過勁爆了些。

——根據彭城傳回的訊息:結束庸城一戰之後,劉盈將此次平叛的主帥酈商派回了關中,以完成陣亡將士靈柩的護送、安置工作,又將追擊、抓捕潰散叛軍,緝拿英布等戰事收尾工作隨手扔給了副帥靳歙。

而劉盈本人,卻是在得知劉邦聖駕東出函谷的第一時間,就從庸城動身。

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:得知皇帝老子出了函谷關,正朝楚地趕來的劉盈,卻並沒有趕往豐邑準備迎接工作,而是去了楚都彭城!

在昨日,收到‘太子往彭城,於齊王、楚王相會’的訊息時,劉邦還發了兩句‘一點都不懂事’之類的牢騷;

夏侯嬰也在一旁說了些諸如‘太子應該是想帶楚王一起,好確保迎接禮儀不出岔子’之類的話,替劉盈找補了幾句。

而現在,當又一則訊息自彭城傳來之時, 劉邦、夏侯嬰二人才終於明白過來:劉盈為什麼要這麼著急去彭城了······

“嘿!”

“嘿嘿······”

“雖不甚得朕雄武之姿, 倒也還算得上老練······”

聽聞劉邦這一聲好似沒有絲毫作為的自誇,夏侯嬰眼角只猛然一抽,旋即趕忙低下頭去。

——看看劉邦手中的簡書中,都說了些什麼?

——太子謂楚王、齊王曰:前時,少府撥糧以解齊、楚之糧荒,然少府之糧,皆於春、夏之時,取自關中糧商米賈,且貨款未清;今戰事近畢,齊、楚亦得少府之糧而得解糧荒,然少府撥糧於齊、楚而勿得錢,又秋收已過,貨款交付之時已至,更府、庫空虛,無錢以付少府所欠購糧之款······

乍一眼掃上去,劉邦手上的這封簡書,幾乎是把劉盈在彭城楚王宮,與劉交、劉肥二人的對話一字不差的記了上去。

但若是將這封簡書總結成一句話,那就是劉盈朝劉肥、劉交二人兩手一攤:給錢!!!

而這, 也是夏侯嬰先前為什麼會同劉邦一般,做出一副瞠目結舌之狀的原因。

——在過去,太子劉盈,可一直都是以脾性仁厚、待人溫和聞於天下!

別說是對兄長、叔叔這等長輩了,就連對弟弟們,乃至劉如意這樣的‘競爭對手’,劉盈都一向是溫和以待。

三弟劉如意喜劍術,劉盈就費勁心思,替劉如意尋了一把寶劍!

四弟劉恆喜歡讀書,劉盈更是調動大量的人力去找、又拿出相當不菲的財物,甚至賠上自己的臉,去求來了一整套古籍,然後送給了劉恆!

——可千萬別覺得一套古籍,就讓身為太子的劉盈都親自出馬,甚至還花鉅款去買,是件很誇張的事!

自始皇帝盡焚天下之書,並由秦相李斯推動頒佈《挾書令》,即挾書律之後,這神州大地的書籍,早就遺失了九成九!

再加上後來的戰火,以及項羽火燒咸陽宮等事件,春秋、戰國時期,乃至更早時期留下來的經書典故,也基本都流失大半。

當今天下,書籍的稀少程度,到了怎樣的地步?

都不用說別的,就說一點,就足以證明。

——當今天下,包括天子劉邦在內,都找不到哪怕一本完整、成套的先賢經典!

儒、墨、法等諸學都且不說,就連如今漢室的執政學派:黃老學說,都不敢說手裡哪一本經典是完整的、沒有遺失的!

執政學派都如此,其餘各家學派,那就更不用說了。

法家典故,現如今還能找到的,也就是幾篇取自咸陽宮遺址的《商君書》《韓非子》,而且還都是殘篇;

儒家經典,那就更不用提了。

——儒家六經①:詩、書、禮、易、樂、春秋,有三部部分失傳,有兩部完全失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