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55章 尊微之禮,君臣之別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感受到劉肥望向自己的目光,劉交只若有所思的低下頭。
如此過了好一會兒,等劉肥又和劉盈客套兩聲,劉交才淡笑著側過頭,語調平和的問道:“殿下此來,沿途可有不妥?”
聽聞劉交此問,劉盈面上倒是維持住了先前那抹溫和,但在暗地裡,劉盈卻是不由有些尷尬起來。
劉交這話問的,劉盈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!
“沿途有沒有不妥”,這沿途是哪兒?
——自位於楚南的庸城,到位於楚國腹地的彭城,這沿途,可不就是楚國境內麼!
對於親叔叔問出的這個‘在我的國土中行走,沒發生什麼不愉快的事吧?’的問題,作為侄子的劉盈,還能說什麼?
就好比後世,某一家主人問客人‘這幾天住的還習慣不?’,客人還能說什麼?
還不就是‘辛苦您這麼辛苦的招待’‘叨擾了’之類,然後聽主人說上一句‘招待不周,請多海涵’麼?
“這劉交······”
“葫蘆裡賣的什麼藥?”
暗自腹誹一聲,又認認真真回憶了一番過往幾日,自庸城前來彭城途中發生的事,劉盈終是笑著一皺眉。
“王叔此言~”
“侄兒,怎不甚解其意?”
輕聲道出疑惑,劉盈不由又笑著低下頭,嘴上似是隨意的說著,目光卻悄然鎖定在了劉交的面容之上。
“自漢七年,韓信王楚地而涉謀反,為父皇奪去王爵以貶淮陰侯,若言關東,可有不使長安朝堂憂苦者,便非齊、楚二國莫屬。”
溫聲道出此語,劉盈不忘稍撇劉肥一眼,便再度回過頭。
“自王楚地,王叔之賢名,便廣為天下人知。”
“往數歲,關東每有異姓諸侯為害一方,父皇惱怒之餘,皆每言齊、楚之定,於江山社稷皆有大功!”
“父皇亦曾親言於侄:皇長子肥王齊而安一方,多賴楚王以宗伯之身,言傳身教於齊王身側,以為標榜之故。”
毫不吝嗇的讚美一番,劉盈面上笑意之中,便再度帶上了些許疑惑。
“得天下所敬、朝堂所重,更父皇曾親言百官:關中諸王,最賢者,莫過帝季楚王交。”
“如此,王叔又何出此問?”
聽聞劉盈這一番看似盡是阿諛奉承,實則卻滴水不漏的官話、套話,劉交訕笑之餘,暗地裡卻是一陣連連點頭不止。
“不過數月未曾謀面,太子,便又得如此長進······”
“待日後,寡人恐當慎以待之······”
劉盈這番回答,聽上去全是在誇劉交如何如何賢明,怎麼怎麼受天下、受朝堂敬重,但實際上,卻有個十分關鍵的點。
——對於劉交的提問,劉盈壓根就沒有給出直接回答!
劉交此問,看上去似是客套,本意也只是隨口一說,好開啟話題,但即便是客套話,那也是有深意的。
現如今,天子劉邦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,指不定什麼時候,長樂宮響起九聲喪鐘,這漢室天下,就要換了主。
而劉盈卻是在十幾歲的年紀,毫不顧忌的嚎出一嗓子‘我爹老了,咋還能麻煩他老人家’,就出關來平叛來了!
最關鍵的是:劉盈非但來了,也確實打了,而且還打贏了!
在這樣微妙的時間點,劉交一句看似隨意的‘沿途可有不妥’,實際上,卻是帶有些許試探的意思。
——劉交真正想問的,其實是‘對我楚國,殿下可有什麼意見或建議?’
再說直白點,就是劉交此問,是在試探劉盈對楚國、對自己這個王叔宗伯的態度!
而在天子劉邦尚在,劉盈仍為太子,尤其還是剛平定一場諸侯王叛亂的監國太子,劉交這樣的試探,其實是有些犯忌諱的。
這,也正是劉盈的回答,之所以會讓劉交眼前一亮的緣故。
劉交明裡一句‘沿途可都順利?’,暗地裡卻是試探劉盈的態度;而劉盈面上扯東扯西,又是賢王、又是帝季的對劉交一陣捧,就是不直接回答劉交的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