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32章 黥賊,不過東施效顰之匪類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聽到靳歙以一股莫名怪異的語調,說出這句‘英布的軍隊,看著很有項羽大軍的氣勢’,劉盈也是不由搖頭一笑。
——英布,可是第二從項羽帳下走出,投身漢營的楚將!
甚至比起‘前輩’韓信,英布在項羽麾下,無論是待的時間,還是獲得的地位,都遠非以‘裨將’身份投身漢營的韓信所能比。
論投靠項羽的時間,淮陰侯韓信與英布而人,幾乎是相差無多,都是在始皇駕崩之後,陳勝吳廣起義大澤之時,投靠項羽、項梁陣營。
但不同的是:彼時的韓信,是‘身衣甲、腰繫劍,獨往而會’。
簡單來說,便是韓信投靠項羽、項梁,基本和青壯鄉勇投身,自請為卒,沒有任何區別。
反觀英布,早在投身項梁、項羽陣營之前,就已是名聲大噪。
——始皇尚在之時,韓信還在泗水郡淮陰縣,經歷著那段包含‘胯下之辱’‘一飯之恩’的落魄經歷;
反觀彼時的英布,則已經從驪山秦始皇陵建築工地逃走,落草為寇,已然躋身‘綠林好漢’的行列。
到後來始皇駕崩,二世繼立,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之時,英布早已跑到了長江以南的番縣,並找到番縣令吳芮,提議起兵響應陳勝、吳廣。
與吳芮達成同盟,又娶了吳芮的女兒,併合力拉出一支數千人的隊伍之後,英布便率軍北上,最終,帶著人馬歸入項梁賬下。
單從這一點就不難判斷出:在投身項梁、項羽麾下最初,英布和韓信二人的地位、待遇,根本就是天差地別——韓信,就是個卒子;而英布,則是帶軍隊加入的合夥人。
後來,韓信也並沒有在項營滯留太久,鴻門宴之後,便獨自跑到了漢中,成為了劉邦的掌中寶。
而英布,則幾乎是從天下群起而反秦時起,就一直作為項羽帳下大將;即便是同劉邦、章邯等人一同被項羽封為諸侯,也並沒有生出過‘和項羽平起平坐’的心思。
直到楚漢彭城一戰過後,英布幾乎是被劉邦逼著,從項羽麾下脫離而出,從先前霸王項羽所封的‘九江王’,成為了當今劉邦所封的‘漢淮南王’。
結合這段往事,就不難理解英布掌軍,為什麼會有濃厚的‘霸王’遺風了。
——一起共事那麼多年,就算不主動學,項羽行軍佈陣的習慣,也必然會被英布下意識學去不少。
劉盈至今都還清楚的記得,在前世,老爹劉邦平定英布叛亂的過程中,就曾因為這件事,發了不小的脾氣。
甚至在英布兵敗逃走,被長沙王太子吳回誘騙至南越,最終身死番陽之時,劉邦還曾起過折騰英布屍首的心思!
最終,還是丞相蕭何苦口婆心的勸了好長一段時間,才讓劉邦接受了‘折辱英布屍首,可能使長沙不穩’的事實;英布的屍首,也幸運的躲過了來自劉漢天子的報復。
而前世,曾惹得天子劉邦雷霆震怒,甚至不惜想要報復英布屍首的景象,此刻,也同樣出現在了劉盈的面前。
但與脾氣暴躁的老爹劉邦所不同:對於眼前這一幕,劉盈並沒有那麼強烈的情緒波動。
究其原因······
“嘿!”
“嘿嘿······”
“霸王之姿啊~”
似是嘲諷,又似是感懷的發出一聲短嘆,便見劉盈淡笑著側過頭,將隱隱帶有調侃的目光,望向了靳歙那滿帶著‘悔不當言’的面龐。
“見這般場景,靳車騎,可是追憶起陳年往事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