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唉~”

“只可惜,如此強悍之軍,不得為吾漢家用於重奪河南、征討匈奴所用,反為黥賊英布,用之以謀反事······”

“嗚呼哀哉~”

“嗚呼哀哉啊~~~”

聽聞酈商這一聲發自肺腑的悲嘆,劉盈也是不由微微點了點頭。

作為戰場菜鳥,尤其是自後世穿越而來的菜鳥,劉盈對於冷兵器時代的戰爭,幾乎算得上的一無所知。

但前世那段傀儡皇帝的經歷,也使得劉盈對一些最基本的理論知識,有了一定的瞭解。

就劉盈此刻所知:在這個時代,一支武裝力量的戰鬥力,幾乎是完全可以和新軍速度,畫指數比例的正相關關係的!

通俗來說就是:同樣一段距離,同樣的外部因素,同樣的人數,那支軍隊能更快抵達終點,就基本可以表明,那支軍隊的戰鬥力更高、軍事素養更為深厚。

而今天,英布親自率領的淮南叛軍,便當著‘逃亡’途中的劉盈,展示了一番教科書級的關於‘怎樣追上一支想跑的敵軍’的示範!

——要知道劉盈掌控的中軍,總共才不過六萬人而已!

而且為了今天這場‘逃亡’,劉盈可謂是早早做下了準備。

換而言之:今日這場急行軍,是劉盈早有準備、麾下將士早有準備的!

反觀英布率領的叛軍,單憑一個‘太子在蘄縣西郊’的訊息,就在今日凌晨偷偷繞過了曹參所在的虹縣,至午時前後,便已經出現在了蘄縣附近!

到這時,劉盈所在的中軍,其實是以逸待勞,如一個短跑運動員般站在起跑線上,就等那一聲訊號槍響起。

反觀訊號槍,即英布所率領的叛軍,自凌晨潛伏繞過虹縣,急行軍一整夜抵達蘄縣,本該是精疲力竭,飢困交加才是。

但在過去這半天,從蘄縣西郊到劉盈此刻所在的庸城,又是大幾十裡的距離,英布麾下的‘疲軍’,幾乎是趕著劉盈麾下的中軍跑!

——甚至差一點點,就被英布留下隊伍末尾的一支校尉部!

而根據酈商的推斷,這樣一支急行軍超過十個小時,又追著劉盈六萬大軍跑的淮南叛卒,起碼有十萬人之多······

一方是疲憊狀態下的十萬叛軍,一邊是吃飽喝足,就等英布出現的劉盈六萬中軍。

單從這個簡單地對比來看,敵我雙方的戰鬥力,可謂是一目瞭然。

當然,這也並不意味著劉盈掌控下的中軍,真就比不上英布的淮南叛軍,這其中,還有很多複雜的因素。

——在過去這半天的追趕中,劉盈麾下的中軍,是逃跑那一方;而英布麾下的叛軍,是追趕的那一方。

想想就知道:在一場追逐戰中,作為被追趕的那一方,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。

單就一個‘保持隊形和前後間距’,裡面的彎彎繞,就足夠劉盈研究好幾年!

反觀英布麾下的叛軍,作為主動追趕的一方,所需要考慮的問題,其實就只有一個。

——盯緊視野內的敵人,然後不管不顧的追上去!

再加上一個‘追上就能生擒太子’的胡蘿蔔掛在眼前,也就難怪叛軍爆發出非人的潛能,能一直緊隨劉盈麾下的中軍身後。

不過即便如此,過往這半天發生的敵我雙方追逐,也足以從側面印證酈商方才的評價。

——英布麾下的淮南叛軍,絕對算得上精銳!

“嗯······”

“也正常。”

“要是連這點底氣都沒有,他英布,也不會有起兵造反的膽子······”

語調平穩的發出一聲輕喃,劉盈的目光,便不由自主的彙集在了酈商身側,正神情嚴峻的望向城外的靳歙身上。

順著靳歙的視野望向城外,待看清那支緩緩靠近靳歙的叛軍,劉盈卻依舊是一副不慌不忙的神情,踱步上前。

“信武侯,可是見叛軍之勢,稍甚吾軍?”

聽聞劉盈這一問,靳歙卻並沒有馬上回過頭,而是維持著那副沉重的神情,盯著城外看了好一會兒。

待那支萬人左右的叛軍來到城外三里左右的位置,揚起的漫天沙塵也漸漸散去,才見靳歙目光深邃的握起拳,在城垛上輕輕一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