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21章 英布此賊,用兵酷似魯公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南陽、南郡方向有酈寄把守,淮南國以西,就算是萬無一失。
至於淮南國以北的淮陽,也已被博陽侯陳濞率領的十五萬關中大軍牢牢佔據。
這樣一來,英布接下來的動向,也已徹底失去了懸念。
想到這裡,劉盈終是從座位上起身,神情滿是嚴峻的吐出口濁氣,側過頭,望向了身側的保鏢頭子——蟲達。
“還勞曲成侯,代宣父皇任將之詔,與諸公知曉。”
聽聞此言,蟲達只面色冷峻的稍一點頭,旋即從上首的案几上拿起一隻木匣,走上前去,將木匣內的捐書攤開。
“詔令!”
一聲高亢的呼號,惹得殿內眾人,包括蟲達身側的劉盈都跪下身來。
而後,便是蟲達以極具特點的低沉嗓音,將這封早就擬定的將帥任命詔書,宣讀在了行宮正殿之上。
“英布此賊,早在秦時,便因罪而受黥刑;後為項羽之將,更不知何謂忠事一主,先奉項羽之令,而弒義帝楚懷王,後更因此而挾功自傲,終背楚而與漢。”
“後漢室鼎立,朕念英布滅楚有功,又本王九江,遂加土而封王淮南,以全人主功賞之本。”
“怎奈英布賊心天具,得朕厚土而王亦不知悔改,今更逆天而行,興叛兵而亂關東!”
“此,皆朕往昔之不敏,識人之不明也······”
聽蟲達將詔書前半段宣讀而出,殿內眾人的面容之上,皆是湧出些許怪異之色。
說起來,英布這個人,也算是秦末亂世的一方梟雄。
最開始,英布與絕大多數故六國遺民一樣,成為了大秦基建的基石,被派去修築長城。
之後始皇崩而二世立,英布便帶著一批和自己一起修建長城的刑徒逃走,落草為寇。
再到後來,英布投身項羽賬下,可謂是一時風光無限;到了劉邦先入關中之時,英布更是受項羽之令而為先鋒,徹底擊碎了劉邦佈置在函谷關的守備力量!
可以說,沒有英布攻破函谷,霸王項羽就很可能無法進入關中,只能坐視劉邦因‘先入關中者為王’的約定,成為義軍共主。
就更別提後來,那青史留名的鴻門宴了。
在幫助項羽攻破函谷,進入關中之後,英布也憑藉滅秦過程中的武勳,而名列項羽所分封的十八諸侯之列,被項羽封為九江王。
之後,英布更是接受霸王項羽的命令,派兵截殺了義帝楚懷王。
從項羽的角度來說,英布殺義帝楚懷王,算是掃清了項羽稱霸的最後一道障礙。
但對當時困居漢中,正愁找不到藉口伐楚的漢王劉邦而言,‘項羽殺楚懷王’,卻成為了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大義旗幟。
在北出漢中,還定三秦之後,劉邦也是憑藉‘幫楚懷王報仇’的大義旗幟,輕而易舉的將關東諸侯糾集了起來,形成了勢力龐大的反楚聯盟。
雖然彭城一戰,劉邦徹底敗光了諸侯聯軍五十六萬大軍,但九江王英布,也恰恰是在那危急存亡之時,判楚降漢,投身於劉邦陣營。
結合這此間種種,嚴格意義上來說:除了‘幫項羽攻入關中’這一項,英布楚漢爭霸時期的所作所為,都更像是一個‘漢間’,而非楚臣。
尤其是‘弒楚懷王,而使項羽大義有失’,以及關鍵時刻背叛項羽這兩項,在劉邦鯨吞天下的過程中,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!
但現在,在天子劉邦的詔書中,此間種種,卻成為了英布‘天生反賊’的明證······
“成者王,敗者寇啊······”
暗自發出一聲感嘆,眾人便也悄然斂迴心神,將注意力重新放回了蟲達手中的天子詔之上。
——英布的下場,從客觀角度上來講,可能值得遺憾和唏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