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數日的功夫,天子劉邦的詔命,便正式頒發。

——太子由南軍三部校尉為親軍,母舅呂釋之陪同,曲成侯蟲達親自護送,前往豐沛祭祖!

與這份明面上的詔命相對應的,是另外幾道只公佈於朝臣之中,並暗中進行的人員調動。

曲周侯酈商、信武侯靳歙二人,以‘安撫梁國人心’‘重整梁國吏治’為名,東出函谷,前往梁都睢陽;

潁陰侯灌嬰、隆慮侯周灶二人,為天子劉邦任為使者,隨上將軍飛狐都尉棘蒲侯柴武出關,前往飛狐逕,代天子劉邦視察飛狐都尉的日常操演,以及駐防事宜;

北平侯張蒼、安國侯王陵、博陽侯陳濞三人,則隨同已經得到任命的代相陽陵侯傅寬出關,前往邯鄲暫駐;一俟陳豨授首,便前往代都晉陽,為不久後的‘皇四子劉恆就國’做準備。

對於這三道看上去合情合理的人員調動,外人自是看不出什麼不對。

但實際上,整個長安朝堂,就沒有一個人看不明白,這一道道人員調動,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玄機。

——前往梁國的酈商、靳歙二人,一為當朝右相國,一為當下軍方僅次於太尉周勃的二把手:車騎將軍!

地位如此崇高的兩個人,倒也不是擔不起‘安定梁國惶惶人心’的重擔。

只不過,單只是‘安撫人心’,就用右相國、車騎將軍這種級別的軍方頂級巨擘,多少有點牛刀殺雞的意味。

真實的情況則是:有這二人在睢陽坐鎮,劉盈若想調動梁國的數萬郡國武裝,不過就是一道手令的事!

至於灌嬰、周灶二人,跟隨棘蒲侯柴武前往飛狐逕,這就更是扯淡了。

——飛狐都尉,可是如今漢室僅有擁有完整的騎兵校尉部,且對反騎兵作戰極具經驗的常備野戰軍!

並且這支部隊,是完完全全以當年,漢匈平城一戰中唯一一支全勝的部隊——燕北武卒為班底組成的編制!

這樣一支具有光榮歷史(經歷過平城戰役),且對漢室北方防務至關重要的英雄部隊,別說是灌嬰、周灶二人了,就算是蕭何、曹參這樣的頂級元勳,,都不太有資格‘代天子巡視’。

所以,包括飛狐都尉柴武在內的這三人,明面上是‘前往飛狐逕’,實際上,依舊只是找了個藉口出關,在某個偏僻的地方,等候劉盈的召喚而已。

而這三道任命中最要命的,無疑便是最後一條,即:北平侯張蒼、安國侯王陵、博陽侯陳濞三人,在代相傅寬的帶領下前往邯鄲!

什麼‘暫駐邯鄲,等待陳豨敗亡’,什麼‘為代王劉恆就國做準備’,全都是虛的!

這四人前往邯鄲,根本就是替劉盈前去,分邯鄲關中兵馬南下,以作為劉盈平定英布的主力部隊!

這樣一來,再加上‘返鄉祭祖’的太子劉盈,整個平叛大軍,就都有了各自的‘馬甲’。

至於其餘諸侯國的兵馬調動,以及長安朝堂的糧草調動,自也是沒有被劉盈落下。

——在劉邦正式頒佈詔諭,令劉盈返鄉祭祖的第四天,在長樂宮安養的天子劉邦,收到了齊王劉肥、楚王劉交、荊王劉賈三人的聯名上奏!

從奏疏中得知,今年關中幾乎沒有糧食流入關東,已經導致荊、楚、齊等沿海諸侯國糧食之後,天子劉邦第一時間召見了先前,在關中掀起‘消滅糧商’行動的太子劉盈。

最終,太子劉盈明確給出答覆:自少府調糧三百萬石,輸送至函谷關以東數百里的滎陽敖倉。

得知訊息,荊、楚、齊三王自是喜出望外,簡單商議之後便決定:各出本國兵馬萬餘,由齊相曹參親自率領,前往滎陽,接收少府撥調的糧米!

至此,長安朝堂針對‘淮南王英布起兵’而做出的應對措施,已是徹底部署完成,且沒有留下絲毫‘逼反淮南’的話柄。

當整個朝堂,都為這一狀況而暗自竊喜之時,臨將‘返鄉祭祖’的太子劉盈,卻出現在了位於尚冠裡與武庫之間的丞相府······

·

“稟家上。”

“大軍所需糧草,已冠‘撥與荊、楚、齊,以解米糧拮据’之名,往送敖倉,共計三百萬石,當足家上大軍四月之用!”

聽聞少府陽城延面帶嚴肅的作出報告,劉盈只微一點頭,便將目光移向了另一側的蕭何。

見此,蕭何也不敢耽擱,朝劉盈趕忙一拱手。

“臣自武庫撥調之弓羽箭矢、戈矛劍戟等軍械兵刃,亦已合少府往送敖倉之米糧,暗輸往滎陽。”

“待平陽侯率荊、楚、齊之兵往取,便可得······”

從蕭何口中,確切聽到‘武器軍械也被一起送往了滎陽’,劉盈只深吸一口氣,旋即對蕭何、陽城延二人沉沉一拱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