結束與母親呂雉的短暫交流,公卿百官也已是盡數退出宮外,劉盈同呂雉母子二人,也再次回到了長信殿。

只不過這一回,碩大的長信正殿,卻只見劉邦、呂雉、劉盈三道身影。

對於今日這場‘家庭聚會’,三人明顯都有所準備。

幾乎沒有任何客套,劉邦便朝劉盈嘿然一笑。

“說說。”

“太子往豐沛‘祭祖’,須何人隨行?”

語調調侃的說著,劉邦不忘撇了眼劉盈身側的呂雉:“也好叫皇后,莫再以為朕此番,乃欲再坑害太子······”

聽聞劉邦半開著玩笑,發出這聲略有些怨氣的牢騷,呂雉卻是面不改色回過頭,對劉盈微微一笑。

“陛下即已開口,吾兒便也無須客套。”

“凡可用之人,皆帶上便是。”

先前聽老爹那聲牢騷,劉盈面上本就有些僵硬,待又聽聞呂雉這聲輕描淡寫的鼓勵,劉盈的面容之上,只更有些尷尬起來。

“這······?”

若有所指的摸了摸胸前,又將試探的目光望向老孃,待呂雉溫笑著一點頭,劉盈又不由尷尬的抬起頭,對上首的老爹劉邦嘿嘿一僵笑。

“既如此······”

“兒臣,便斗膽······”

語調滿是心虛的道出一語,便見劉盈僵笑著低下頭,旋即在劉邦呆愣的目光中,從懷裡取出了一張絹布!

“嘿!”

“嘿嘿!”

在看到那張絹布的一剎那,劉邦只不由自主的發出兩聲嘿笑,旋即面色僵硬的望向劉盈,嘴上的話,卻盡是說給呂雉聽。

“還真是‘斗膽’······”

隱含惱意的又丟下一聲牢騷,劉邦便意味深長的盯著劉盈,似是等待著劉盈的下文。

——作為漢室唯二的文字載體之一,絹布和竹簡的詫異,其實就那幾點。

其一:竹簡的製作材料容易獲取,價格低廉,一卷二尺寬、五尺長的空白竹簡,作價不過百錢;而絹布,則是絕對意義上的硬通貨,價值比黃金還堅挺。

其二:竹簡更多時候,被用在一些需要長期儲存文件的事情上,如記史、戶籍等;而絹布,則更多用在時效性較短的事情上,如書信、詔諭,以及政令等。

這兩點,顯然和今天,劉盈用絹布記錄‘返鄉祭祖隨行人員名單’無關。

如此說來,竹簡和絹布的詫異,也就只剩下最後一點。

——竹簡沉重,絹布輕便;無論是同等重量還是同等體積,絹布所能承載的內容,都遠比竹簡多得多······

“嘿嘿!”

又是一聲喜怒不定的嘿笑,劉邦終是面色古怪的一擺手,示意劉盈繼續。

很顯然,對於劉盈‘獅子大開口’,劉邦心裡多少有點不痛快。

但想到劉盈此行,並非只是‘返鄉祭祖’這麼簡單,劉邦心裡的那點不痛快,也算是被勉強壓制了下去。

感受著老爹那肉眼可見的暗惱,劉盈只又面帶遲疑的看了看呂雉。

見呂雉仍是一副古井不波的模樣,對自己擠出一個‘大膽說,有我在’的眼神,劉盈才終於穩住心神,將手中那方絹布上的內容,次序默唸而出。

“咳……”

“咳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