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200章 沒有對錯,只有適不適合(第1/4頁)
章節報錯
聽到劉邦略帶戲謔的發出這麼一問,劉盈只下意識稍抬起頭。
待看清老爹面上玩味,劉盈也不由低頭一笑。
——老傢伙,這是想考校自己了······
沉吟措辭片刻,便見劉盈刻意將身子坐正了些,面容之上,也終於帶上了些奏對、應答該有的嚴肅。
“適才,兒已言明父皇:兒率軍出征,代父皇平滅淮南,乃於社稷、於兒、於朝堂,於父皇皆有益之國事。”
神情堅定地道出此語,又見劉盈稍低下頭,滿是敬畏的望向腰間,那柄極具神話色彩的赤霄劍。
“昨日,父皇於朝公、百官當面,系赤霄劍於兒腰間,更使兒知父皇之意,乃欲誡兒:吾漢家之天子,斷無獨長於仁善,而不知兵、不知尚武之理!”
“故兒縱不念淮南將反,乃關乎社稷之國事,便念及父皇此誡,兒亦理應當仁不讓,自請為帥,以平淮南之將亂!”
神情莊嚴的道出此語,劉盈不忘抬起頭,順勢朝老爹一拱手。
“得父皇此誡,兒方始知儲君之責,又吾漢家之天子,所當具之儀、能者何。”
“兒,謹謝父皇教誨!”
聽著劉盈滿是嚴肅的話語聲,趴在御榻之上,稍昂首看向劉盈的劉邦,目光中也悄然湧上一抹認可。
但劉邦也並未開口,只輕笑著繼續看向劉盈,等待著劉盈的下文。
就見劉盈稍低下頭,將面上莊嚴斂去些許,旋即微笑著抬起頭。
“及昨日,言於宣室晚宴之論,兒,實不敢苟同。”
語調平緩的道出此語,劉盈的面容之上,也悄然帶上了些思索之色。
“兒愚以為:天子者,乃天地萬物之共主,乃奉天之令,以代牧天下之民者。”
“故凡利於天下、益及萬民之事,亦皆當乃天子樂見、樂為之事。”
說著,劉盈便又側過頭,神情滿是崇敬的對劉邦一拱手。
“便如父皇,不忍天下萬民為暴秦所欺,遂順天應命而立漢祚;後又賜民田、爵,更盡廢秦之苛捐、重稅,行輕徭薄稅之政,而與民休養生息。”
“兒以為,父皇所行之漢政,便皆合‘天下樂,則天子樂;天下哀,則天子憂’之理······”
隨著劉盈平緩的道出這聲‘天下樂,則天子樂;天下哀,則天子憂’,劉邦只眉角一挑,面容之上,也稍湧上些許思索之色。
“天下樂,則天子樂;天下哀,則天子憂······”
輕聲將這句話又重複一遍,待劉邦再次抬起頭時,望向劉盈的目光中,也是帶上了一抹詢問。
“此,乃何人授與太子?”
“太傅叔孫通?”
面色怪異的發出一問,不等劉盈開口,又見劉邦自顧自一搖頭。
“嗯······”
“不對。”
“叔孫通,恐無膽言及帝王之論······”
自語著,劉邦的面容之上,也終湧上一抹無奈,和些許複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