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色嚴肅的說著,劉邦不由又微微一點頭,語調中,盡是不容置疑的強勢。

“此,乃朕之託付!”

“趙大夫,不可拒!”

聽聞劉邦這番滿帶鄭重,甚至隱隱帶有些許懇請意味的話語,趙堯根本顧不上因‘得封為侯’而欣喜,只將眉頭鎖的更緊了些。

“臣得陛下知遇之恩,凡陛下之託,臣自當竭盡全力,以求盡全。”

“然······”

滿是誠摯的道出一語,便見趙堯面上神情一滯,又悄然將話頭一轉。

“然前時,陛下意欲易儲,以臣為趙王之暗助,此,乃朝野共知之事。”

“去歲,陳豨即亂代、趙之時,臣更擬‘太子監國’之策,以求太子行差就錯,以便陛下易立趙王······”

面帶忐忑的道出這番華,趙堯終是面色一苦,望向劉邦的目光中,也隱隱帶上了些許哀求。

“臣助陛下易立趙王,此朝野共知之事······”

“縱臣承陛下之託,改換門庭而助太子左右,太子······”

話說一半,趙堯便明智的止住話頭,面帶憂慮的低下頭去。

而在趙堯身前的御榻之上,劉邦自也是猜出了趙堯的未盡之語。

“唉~”

“倒是朕,往日為兒女情誼所蔽,竟險使社稷不穩,宗廟有虞······”

面帶自嘲的笑著,劉邦便自顧自搖了搖頭,悄然思慮起來。

趙堯雖然沒有把話說的太明白,但劉邦自也是不費吹灰之力,就聽出了趙堯想要表達的意思。

——過去,臣幫著陛下易立趙王,怕是早就得罪太子了!

就算臣去幫太子,太子,又如何信得過臣?

但趙堯絕對想不到的是:就連這略顯尷尬的‘變數’,實際上,也同樣沒有脫離天子劉邦的掌控······

“幸彼時,朕還留有後路······”

暗自心語一聲,劉邦再度望向趙堯時,目光中,已盡帶上了‘一切皆在掌控’的淡然,以及些許不知由來的唏噓。

“此事,卿不必過憂。”

“恰因卿,曾竭力助朕促易立趙王之事,日後,方可為太子之助力!”

面帶篤定的道出一語,劉邦便面色陰沉的直起身,面上神情,陡然帶上了些許陰戾。

“今朕尚在,吾漢家之禍患,乃北蠻匈奴,及關東異姓諸侯。”

“此二者,北蠻匈奴雖患更甚,然尚不急迫;縱慾除,亦非三五歲之功!”

“須待天下百廢俱興,民安居樂業,府庫殷實,吾漢家兵強馬壯,方可得以成行。”

“又往數歲,朕更歲歲東出函谷,以征討不臣;至今,漢立之時所立異姓諸侯八者,已只存淮南、長沙二人。”

“今、明二歲除淮南,吾漢家,便當再無異姓諸侯之弊。”

面色嚴峻的道出這番話,劉邦便沉著臉望向趙堯。

“趙大夫可知,待朕百年之後,吾漢家之禍患,當自何而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