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的注意力全在題目上。

比如第一題出自《朱子:離婁》,原文好像是:朱子曰:離婁之明,公輸子之巧,不以規矩,不能成方圓;師曠之聰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,堯舜之道,不以仁做,不能平治天下。

這道題目破題很簡單,可問題是破題之後的承題立意,這就很難。

“我估計十有七八的考生會死在這一題上。”

陳君羨心裡有點數,要是他沒有系統道具欄這個作弊器的話也沒轍,不過嘛,誰讓他是掛逼?

他毫不猶豫放棄鎮壓下屍神,霎時間,眼睛變得血紅,殺意也不由自主升騰了起來,幸好考棚有特殊陣法隔絕,這才沒讓他的殺意傳遞出去。

陳君羨拿起那支已經變成法寶的毛筆,直接在竹簡上寫到:規矩而不以也,惟恃此明與巧矣。

這是破題。

接下來是承題,這一步必須和破題緊密關聯,很多人破題不錯,但承題就不行了,會落下乘。

但陳君羨這些都是從聖皇賜予的書籍註解中抄的,他並不覺得會差。

承題:夫規也,不可不以者也;不可不以而不以焉,殆深恃此明與巧乎?

接下來就是起講。

陳君羨抄的不亦樂乎,一篇一千多字的破題承題和立意文章,沒用多久就灑灑洋洋寫完了。

“唔,也不太難嘛。”

陳君羨寫完之後還有閒心給自己泡了一杯茶,正要吹熱氣抿一口,他忽然發現附近幾個目光能看到的小考棚裡面,那些考生在抓頭繞耳,很顯然被題目難住了。

甚至,他還看見有些人到現在連筆都沒拿起。

汗。

有這麼難嗎?

陳君羨無奈地搖了搖頭,在眾人詫異地眼神當中,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,然後繼續看第二道題。

第二題題目是志士仁人。

這道題出自《妄語:珠靈公》,大概意思是指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,也作“仁人志士”。

陳君羨本來想抄聖皇的答案,可他驀然間想到自己在大學時候背過的一篇明朝時候八股文,題目和這題非常相似。

而那篇八股文作者正是大名鼎鼎的王守仁王聖人!

因為大學時候背那篇八股文太多次了,他到現在都記憶猶新。

“用聖皇的還是王陽明先生的?”

陳君羨一時猶豫了起來,最後還是選擇了王陽明先生的,畢竟這位是地球古代聖人之一,光從文學角度上來說,絕對超凡入聖。

他先寫破題:聖人於心之有主者,而決其心德之能全焉。

接下來是破題。

陳君羨也按照記憶全抄,一字不漏那種。

隨後是起講立意方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