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三章 你腦袋怎麼長得?(求訂閱!求月票!)(第1/3頁)
章節報錯
進了考場裡面。
陳君羨稍加打量了一下,裡面具是一個個臨時搭建的小棚子,每個小棚子還獨立設立了陣法,很明顯,是為了防偷窺、防作弊。
今天是文考。
基本上一整天都會在考棚裡度過。
陳君羨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丁丑號。
裡面很簡陋,一張長桌,一張椅子,還有一個有點像夜壺的東西,畢竟絕大多數參考者都是煉氣期修士,還無法像陳君羨那樣辟穀。
陳君羨坐在座位上,將筆墨硯臺一一擺放好。
大概等候了四五分鐘。
考棚裡一個清脆的鐘聲響起,隨後,諸多衙役開始給考子們分發考卷。
考卷倒是錦帛製作的。
至於回答問題則是用的竹簡,也是衙役分發,每個人一簍子,放在桌旁,要用自己取就行。
陳君羨開啟錦帛想看看題目,結果卻發現錦帛上除了紅線橫直道格,其他什麼都沒了,很明顯是起草用的,並非真正考卷。
正當他納悶。
忽而,數位衙役舉著牌燈巡行場內,兩位衙役並立高舉一塊大木板子巡迴展示,本場考試題目正是貼在了這張大木板上。
原來如此。
陳君羨恍然大悟,心中惡意揣測, 心說要有人高度近視咋辦?嗯, 大家都是修真者,應該沒人近視。
院試的第一場叫做正場。
這一場考題為四書兩篇、經義一篇、以春日為主題賦詩一首, 這些題目相對而言比較簡單,畢竟還沒到鄉試。
和地球明清兩代科舉不一樣,這裡沒有試帖詩,只是要求寫一篇詩賦, 可以圍繞主題自由發揮。
陳君羨看到木板上的題目, 嘴角不由勾起一抹笑意,這些題目皇帝賞賜的書籍裡面都有,他想要拿滿分應該不難。
第一題是出自前朝文聖鍾佴先生的《新論.已落重收》:楊員外於陵省宿歸第,遇程於漕司, 詢之所試, 程探靿中得賦稾示之。
第二題則是摘自《高學》:生財有大道,生之者眾,食之者寡, 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則財恆足矣。
第三題是經義《五朝書》:趙時春。
這些都要破題的。
也就是說需用幾句話說破題目要義。
最後是賦詩,其實這才是最難的,雖然可以自由發揮,但一般參加科舉,誰敢寫風花雪月,基本都是家事國事天下事為主, 再圍繞著主題去設計一首詩。
不過陳君羨沒當回事, 他就準備正常寫春天,不想阿諛奉承吹捧什麼, 好吧, 他實在想不到什麼和春天有關還能吹捧朝廷或者皇帝的古詩。
……
另一邊。
五個考官和充當巡場御史的曾環正襟危坐小聲談論。
作為主考官的孫雲生自然是考場里老大,不過他還是對曾環非常的尊重, “曾知州, 此次咱們開州有好幾個不錯的苗子, 想來應當有人能中金榜題名, 屆時對於你來說也算是一件不小的政績。”
“呵呵,希望如此吧。”曾知州道。
那白髮老嫗女副考官眨眼道:“我覺得那吳化不錯, 縣試、府試具是案首,應當能金榜題名。”
另一黑麵男副考官點頭道:“此人確實有真才實學, 還有安雲縣保薦的成玉已是金丹期,我覺得他更有可能金榜題名。”
孫雲生問了一句,“那江貫縣保薦的華玄機你們如何看?”
“華玄機?”
“我聽聞過此人名號,傳聞擒拿過金丹期初期要犯,實力確實很強,只是我也聽說他是從外面世界進來的,對我朝四書五經兵書一竅不通,我不怎麼看好他。”
“對,而且此人性格張揚, 口出狂言說進士囊中物,我感覺他文考不行。”
幾個副考官都否定。
曾知州一聽, 也有點不放心了,他可是對陳君羨很期待的,只是確實和幾個副考官說的那樣, 陳君羨是從外面世界進來的,對大宋朝文獻不太瞭解,怎麼可能考出好成績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