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0.陳海虎發難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本來這個機器是設定了壓榨設施的,只是刀片數量太少沒有安裝。不過這也難不到何雨天,他打算直接打爛了之後去熬糖,這樣最大的問題就是容易燒焦,產量卻提高了。
怎麼打爛這些水果果肉,其實很簡單。農村那種石頭做的碾子,直接用來榨汁。這不,何雨天早就定了一個不是很大的碾子。
碾子大概只有一米多寬的直徑,不小也不大,但是人推著並不費勁。
這種苦力活當然不能讓一個人去幹,只能讓現場的剩下的幾個男的輪流上陣。這樣大家就不會太辛苦了。
清洗出了第1批的刺梨果子,何雨天打算親自上。“張叔,你來給我慢慢的往上面加刺梨,我來轉動磨盤碾子。小東,你看著點下面的水桶,不要浪費了這些榨出來的刺梨汁,還有把這些壓出來的這些殘渣碎片倒掉。”
小東對著何雨天說道,“放心吧,何班長。”
張叔提起了一竹簍的處理好的刺梨果肉,往磨盤裡面加刺梨,對著何雨天說道,“小天,可以推動磨盤了。”
一個這麼大的磨盤,加工起來的速度很快的,沒幾分鐘一竹筐的刺梨就壓榨好了。
刺梨汁的出口處有白紗布過濾,也不用擔心這些水裡面有雜質,所以張叔又換了一竹簍的刺梨繼續加工。
十幾分鐘的時間,所有的刺梨全部加工好了。既要考慮火候,又要不斷的攪動,防止析出來的刺梨糖沉底燒焦。
熬刺梨糖不可能得到像白糖一樣的白色晶體,得到的是有點像麥芽糖一樣的東西。是一種可以溶於水的液體,只是比較粘稠而已。(這些都是胡扯的,如果你去只能網上搜尋,只有刺梨軟糖,所以希望大家不要模仿。)
熬刺梨糖很容易燒焦,必須不斷的攪動,不斷的攪動。這麼多的刺梨汁,不可能何雨天一個人來處理。
何雨天提了一桶刺梨汁,倒進了已經燒著的灶臺上面的鐵鍋裡面。
他一邊攪動,一邊對著大家說道,“大家看到了,熬刺梨糖其實很簡單。首先火不能太大,當然也不能太小了,太小了不就浪費時間了。其實要不斷的攪動,防止析出來的刺梨糖粘鍋而燒焦。最後,當刺梨汁水成了濃稠的液體,表面已經沒有水分了,呈現棕黃色的時候,就可以倒在桶裡面等待自然冷卻了。”
當然何雨天說話的時間,不可能這麼快就把糖給熬出來了,只不過大家都很認真的看著他操作。
“你們把剩下的爐灶給燒起來,新手也不要怕。如果擔心做不好,那就一直攪動就可以了。當然剛開始的時候,裡面的糖少,可以少攪動幾次,但到了後面就要一直攪動了。”
聽了何雨天的話,熬糖組的人紛紛開始點燃灶臺,然後開始熬糖。熬糖其實很簡單,笨人只需要用勤快的辦法,一直攪動就行了。即使是何雨天有了很多次操作的經驗,到了後面刺梨糖析出來的時候,他也不得不一直攪動,防止沉底而燒焦。
現代已經有了專門的機器用於熬製刺梨糖,可以不斷的攪動以代替人工。何雨天倒是能夠弄得到這些機器,只是弄過來卻不好交代。
拋開掉腦海中這些有的沒的,遙遠的想法。河與天一邊攪動自己的鍋,一邊看著大家熬糖。
除了有幾個人火燒的太大,導致只能快速的攪動,而累的受不了之外,倒也沒有發生差錯。
大家把手裡的活做熟悉之後,慢慢的就掌握了規律,做事的效率和速度也慢慢的提了上來。
事情慢慢的走向了正軌,一上午的時間都沒有花到十點多鐘的樣子,就已經把所有的刺梨全部清洗和處理乾淨的,就只剩下慢慢的熬糖。
熬糖組沒有這麼多人,等大家清洗乾淨之後,清潔組的人也補上來,幫助熬糖。
事情發展得十分順利,倒也在何雨天的意料之中。本以為今天能夠這樣順順利利的度過去,卻沒想到發生了一件事情。
大青山靠近下溝陳家村,是村民的活動範圍。這片山原來是屬於陳家村的,但是被軋鋼廠劃出來青山原四周的20畝山給他們。
所以百花谷其實是屬於陳家村和小關村共有的。何雨天他們帶著人去百花谷採摘刺梨果子的事情,必須跟陳家村、小關村村民進行商量。
正是如此,何雨天他們才採集了一天,就不知道怎麼的,就被在山裡面砍柴的村民發現了。
按說百花谷屬於大青山的深處,村民一般不敢去,也許是在下山的時候被發現了吧。
但不管怎麼說,出了問題就要處理,這不村民把這個事情告到了村部去了。
村民告到村部去了,小關村的隊長關水銀和何雨天打過交道,百花谷平時也沒有人去管,所以就沒有打算去深究這個事情。
但陳家村的小隊長陳海虎,可並不是這麼想的。他惱怒何雨天與關曉雅之間的關係比較親密,所以想借著這個事情教訓一下何雨天。
所以當村民告知了他這個事情之後,他立馬就帶著人去了小關村。有人出頭,小關村的小隊長關水銀就不可能再裝不知道了。
沒辦法,他只能跟著陳海虎一起來到了大青山農場。這時何雨天他們正在熬糖的。
看著陳海虎和關水銀走過來,何雨天有些奇怪,他是認識這兩個人的,對著他們說道,“關村長,你們怎麼來了?有什麼事嗎?”
“何班長,聽說你們上山去採刺梨果子去了,去的正是百花谷?”
何雨天點了點頭,說道,“確實是這樣,有什麼事嗎?”何雨天還以為,他們是想加入採摘的行列呢。
陳海虎站在一邊,可不能讓關村長一個人做主。他直接說道,“何班長,你們採摘刺梨果的百花谷,共屬於我們陳家村和他們小關村所有。你們沒有向我們這些主人,提前告知、取得同意,就採摘了這麼多的刺梨,這說不過去吧?”
聽了陳海虎的話,何雨天有些疑惑,說道,“這裡的山不應該是屬於軋鋼廠下屬的大青山農場嗎?”
關隊長好心的提醒道,“何班長,只有青山原周圍20畝山地,才是你們農場的,其他的地方跟你們沒有關係。”
這下麻煩了,何雨天根本就不知道百花谷也是有歸屬的,早知道就問一下別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