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勤處一共有三個方隊。供銷採購科方隊、服務於廠領導接受廠辦分管的各個部門組成的方隊、運輸班和食堂組成的方隊。

領操員還沒有選出來,不過暫時已經有了人選了。分別是何雨天、童正陽、許大茂。每一個人都非常的用心,努力的學習第1套廣播體操。

20分鐘很快過去,方隊解散之後,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崗位。今天的事情並不是很多,何雨天把手上的事情處理好之後,便坐在辦公位休息。

這時一個年輕人走了進來,正是同自己一個組的,參加百米和200米跑步的三車間職工小李。“小天,你現在沒事吧?我們出去練一練,跑步怎麼樣?”

“好啊,走吧。”

兩人練了半個小時了,有些累了,便坐在一邊休息了。

小李自顧自的說道。“小天,我們車間有人認為把手裡的工作做好了就行,參加體育運動就是浪費時間。你覺得我應該怎麼勸說他?”

“身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。他這種為了集體貢獻的精神,值得肯定。但是他沒有做到勞逸結合,不能提高效率。最終的結果不盡人意。看似工作了很長的時間,實則沒有完成多少工作任務。”

小李聽了這話,眼睛都亮了,“你這話,很有道理。我現在就去勸說他來參加運動。”

小李急匆匆的跑了出去,然後又突然轉頭跑了回來,拉著何雨天一起走。

何雨天有些奇怪的說道,“小李你怎麼又回來了?拉著我去幹嘛?”

“小天,我嘴笨,可能說服不了他們。你幫我去說服一下他們,怎麼樣?”

“行吧。”何雨天都被他拉著走了,還能幹嘛呢?反正也沒什麼事。

兩人很快來到了三車間,進了一個辦公室。裡面是一個50多歲的中老年男人,臉上黑黝黝的,皺紋也不少,頭髮有一些白了,人卻起來很精神。

男子是三車間的主任老李,早年喪妻,一手帶大兒子小李。性格耿直樸實、重事實、不相信空話,但思想方法比較主觀、固執,容易急躁、組織能力差,有些婆婆媽媽。

“小李,不是跟你說了嗎,進辦公室要敲門,不能因為你是我的兒子而例外。”

小李顯然有點怕老李,訕訕的說道,“我知道了。”

“上班期間,不去幹活,是不是又去訓練去了?這次,更加過分了。自己一個人上班摸魚,還拉著別人一起。”

老李訓完小李,又看著何雨天說道,“小同志,你們訓練我不反對。但是也不能在上班的時候,放下手裡的工作,去外面玩啊。不能喊著廠裡的口號,存的偷懶的心。”

面對老李的教訓,何雨天想了想,自己還真就沒有辦法反擊他。只能無奈的看著小李。

小李沒想到自己帶來的幫手,一下子就被自己老爸說的無法反駁。說道,“爸,你說得對。上班的時候,確實不能去做別的事情。但是我已經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,難道我要坐在那裡等著嗎?”

老李想了想,覺得他的話也有道理。不過他覺得自己說的也有道理,說道,“車間有車間的規定,我們按規定去做就行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