歷深邃的眼眸看了眼跪坐在一旁的易澤。

刻劃著神秘眼睛符號的龜甲,以一種違揹物理定律的方式懸浮在半空之中。

牛頓看了都想打人。

半空中,其實也就是離地一兩尺左右,高度剛剛好到了易澤胸口的位置。

同之前緩緩旋轉著的血珠一般,龜甲同樣在半空中旋轉著。

就像是一隻還在水裡打著璇兒的烏龜。

歷的動作很輕柔,提拉過來一隻炭火小鼎。

小鼎有三足,四周雕鏤著各種異獸的圖案,非常精美。

如果能夠拿回到現代,絕對是一尊不輸於四羊方尊的精美國寶。

不過就是這般精美的器具,此刻居然也只是用來做火爐而已。

三足兩耳一鼎,暗合道家所說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之數。

只不過這時候還沒有後世所謂的道家。

因此這一尊三足兩耳小鼎,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寓意,誰也不清楚。

或許單純的只是因為這樣穩定。

小鼎之中,炭火熊熊,發出橙色的焰光。

看得出來,裡面的溫度很高。

歷的動作並沒有結束。

他從懷裡摸出一片竹簡,而後又拿出一支簡單地毛筆來,活著硃砂在上面寫下簡單地符號。

竹木簡是殷商時期最為主要的書寫載體,這一點毋庸置疑。

至於後世發現的全部都是龜甲獸骨,也很容易理解。

三千多年的時光過去,再怎麼堅韌的竹木簡都會隨著風霜而朽爛。

只有埋藏在地底的龜甲獸骨,因為本身材料的特殊性,得以永久的儲存下來。

至於當時有沒有如今所說的墨汁,現在已經不知道了。

筆墨紙硯,現在所說的文房四寶,產生的時間並不在同一條線上。

筆,絕對是這四者裡面產生的最早的一個。

而後世常用的黑色墨汁,在以前依舊是處於天然墨的狀態,比如說菸灰,顏料,硃砂等等。

在目前已經發現的甲骨之上,就曾經有過用硃砂書寫的文字的痕跡。

歷經三千多年,依舊清晰可辨。

後世常說蒙恬改良了毛筆,使得毛筆具有了更好的書寫性。

但在古老的陶器時代,人們就已經創造出了毛筆這一書寫材料。

殷商時期用毛筆書寫,並不是什麼奇怪的現象。

易澤很好奇歷在竹木簡上寫了什麼。

湊過去看了幾眼,上面的符號他一個也不認識。

這就很尷尬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