嬴楚將曹參、嬴川、張荀、趙雲等人,召至宣政殿。

“曹卿,有什麼話不能當著文武百官的面談?”

前者好奇道。

聞聲,曹參看了一眼嬴川,作揖道:“回稟陛下,適才大殿下談論嵕山一事時,臣聽了以後困惑不已,畢竟,大殿下沒有說出為何敵軍不佔嵕山的原由。

但是轉念一想,臣便了解到了大殿下的良苦用心,殿下估計是怕朝中有與敵軍聯絡者,一旦將此事公之於眾,只怕會直接影響到護城大任。”

血口噴人?

嬴川皺起眉頭。

他哪裡是因為那個原因沒說?

他是壓根就沒找出原因!

曹參的話,讓秦皇嬴楚陷入沉思。

其實這些事情,他不是沒考慮過。

秦武帝時期,也發生過一次五國伐秦的事情。

不過在那一次,大秦熬過了一劫。

所以當時秦皇駕崩,廟號為‘武帝’。

聯軍退去之後,秦武帝查到了大量在衛國戰役期間,與敵軍有染的大臣。

廟堂之上的袞袞諸公人心惶惶。

不過,擁有著雄才偉略的秦武帝,卻做了一個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舉動。

那便是將與敵軍有染的大臣名單,當著百官的面付之一炬。

這件事情,震撼到了所有人。

臣子們對秦武帝感恩戴德,沒有二心的輔佐他成就了一代盛世。

時至如今,要是說現在的臣子,與敵軍沒有任何聯絡,嬴楚是不信的。

倘若今日之大秦,同樣也能像秦武帝時期挺過這一難關,那麼,還要向他們那些臣子們秋後算賬嗎?

若是效仿武帝,最終不予處理,等將來大秦再有難關,那些人或者後來人,是不是還要與敵軍勾結?

此風不可漲!

“你們倒是提醒朕了,不過眼下還是要以禦敵為主,你們還沒有說,為什麼敵軍不會佔據嵕山?”

嬴楚問道。

嬴川不為所動。

見狀,曹參微微皺起眉頭,在心中喃喃道:“莫非大皇子有意試探我?”

沒準真是這樣。

大皇子一直遲遲不肯開口,可不就是想聽聽自己能說出什麼?

“陛下,敵軍不攻嵕山也很簡單,那就是他們根本到不了嵕山,哪怕是每天只轉移少量人馬,也不可能在我軍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跨過天塹溝壑。

而且,嵕山一帶,有我大秦一營甲士,若遇敵襲,不可能連狼煙都無法點燃,敵軍是有意將我軍注意轉移在嵕山。

臣懷疑,趙雲將軍是中了敵軍的疑兵之計,他們多日不曾攻打咸陽,定是別有圖謀!”

曹參話音剛落,嬴楚便恍然大悟。

就連趙雲也心驚不已。

此刻的趙雲,尚且年輕,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。

嬴川現在只想離開這裡。

自己的隨口一說,難道事情還真就按照曹參說的那樣發展了?

他不信。

嬴楚恰巧看到了他的眉頭不展,索性問道:“川兒,你也說說看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