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皇嬴楚有九個兒子。

老大嬴川。

太子排行老二,乃是皇后親生。

三皇子被封肅王,與之親近的有七皇子和五皇子。

四皇子嬴睿,背靠朝中新銳,也就是那些外客。

其中,六皇子嬴澤、八皇子嬴幹已經暗中表明過了立場,要支援四皇子嬴睿奪嫡。

除了九皇子與嬴川情況類似,沒有依託任何一股勢力之外,其餘幾位皇子,基本都形成了各自的派系。

有些官員私下認為,雖然目前的朝堂已被四黨割據,但其實是三足鼎立的局勢。

太子雖然沒有任何一位皇子的支援,可是他畢竟乃是儲君,在肅王與四皇子之間,還是屬他的實力比較強盛。

目前,在肅王做出決定,要選擇親近嬴川的時候,四皇子那邊也有了動靜。

眾所周知,嬴睿酷愛讀書,時常也以讀書人自居,常被世人傳出君子之名,不過這位生長在帝王家的讀書人,卻沒有大多數書生的通病——迂腐。

不僅如此,他在某些事情上,還很會變通。

在外客官吏要推行一些新穎的政策時,只要是利國利民的,他總會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援,也不管這條政策背後,究竟會影響到多少人的利益。

按照嬴睿的話講,就是,皇帝不需要趨炎附勢的皇子,皇帝真正需要的,是為國分憂的皇子。

試想,一個有潛力成為儲君的皇子,豈能因為得罪某些人而選擇讓步妥協?要是將國家交到這種人身上,平凡百姓豈不是沒有了活路?

到了那個時候,大秦各地必然烽煙四起。

所以,哪怕是在得罪了很多人的情況下,只要某條政策或者是法令,能夠有利家國或者是讓皇帝高興,他都會毫不猶豫的站出來支援。

在三位皇子陣營中,勢力最弱的嬴睿本該早早出局,但他就是憑藉著對於政治的敏感度,反而成為了不倒翁。

此刻,他正在向六皇子與八皇子詢問有關嬴川的事情:

“最近老大在朝堂上很是活躍,剛剛為兄得到訊息,說是咸陽要是能夠守得住,便讓老大負責變法強軍一事,這足以是動搖國本的大事...你們怎麼看?”

聞聲,六皇子嬴澤開口道:“近日老大表現頻繁,足以證明,此前他是在自汙藏拙,如今一朝崛起,肯定是要手握大權,我們不得不防。”

“是啊,老大的表現令人出乎意料,單論隱忍多年的這份心性,就足以稱得上是深不可測了。老大一旦崛起,就怕會對我們造成影響。”嬴睿心懷憂慮。

他是三大皇子陣營中,勢力最弱小的一支。

隨時都有可能被人替代或者是被他們合力踢出局。

所以,在面對一些事情時,他必須慎之又慎的做出考慮。

嬴澤脫口而出道:“四哥,我看這件事情沒有那麼複雜,老大的崛起,或許對我們來說,只有好處,沒有壞處。”

“沒有壞處?這是為何?”嬴睿皺了皺眉頭。

萬一嬴川得了權勢,那麼隨時有可能會將自己取代,這如何說是沒有壞處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