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靜。

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。

三千人對陣三萬人,前者禁軍出身,大多嬌生慣養,沒參與過什麼血腥恐怖的戰爭,後者乃是各國軍隊中的精銳,經常南征北戰。

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,都不應該贏才對。

“皇帝陛下與諸位大臣皆在此殿,你且說說看,僅僅依靠三千名將士,是如何戰勝了聯軍先鋒?”

迫切自己冷靜下來的嬴川質問道。

斥候不知如何作答。

一來是快馬加鞭趕到此處消耗了不少體力,二來是確實沒有經歷過朝議這種大場面,況且還有大人物在問自己問題。

一時之間,他實在不知該如何作答。

片刻後,竟是昏迷倒地不起。

幾名駐守在殿外的侍衛將斥候抬走。

嬴川冷哼一聲,說暈就暈了?說出去誰信?

不會是張荀讓他傳來的假情報吧?

沒準還真有這個可能!

用腦子想想也知道,三千人對陣三萬人,還取得了大勝,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。

“父皇,關於捷報之事,還是莫要過早下定論,必須要弄清虛實才可!”

嬴川作揖。

話音剛落,群臣便感到匪夷所思起來。

按理來講,聽到大捷的訊息,應該要感到歡欣雀躍才是。

畢竟,這可是大秦開展衛國戰爭以來,首次取得的所謂‘大勝’啊!

為何大皇子殿下卻冷靜地有些過分了?

難道不該將大捷的訊息大肆渲染嗎?

莫非...

這一切都是大皇子故意而為?

明明已經傳來大捷,可是還非要弄清虛實,難道張荀敢假傳戰報?這可是夷三族的罪名啊!

往嚴重了說,這是不亞於叛國的大罪,張荀是為了大皇子才去對抗聯軍的,所以就不可能假傳戰報。

那為何還要搞搞清楚?這豈不是多此一舉?

等等...

難道這是大皇子以退為進的策略?主要是讓群臣瞭解到此次戰役的來龍去脈,給大家增加對抗聯軍的信念?

沒準還真是這樣!

良苦用心啊!

一時間,不僅是群臣有所猜測,就連大秦皇帝嬴楚也往這方面去思考了起來。

“啟奏陛下,大皇子殿下所言極是,此戰為何而勝的原因尚未明瞭,不應及早做出判斷,應當等張荀將軍回朝之後再做定奪。

眼下,雖說我大秦將士在面對聯軍鐵蹄的衝鋒下屢戰屢敗,但是這並不意味著,當前我們就需要一個未曾證實過的大捷用來鼓舞民心。

微臣認為,當下秦國最需要的,乃是一份得到過證實的捷報!”

兵部右侍郎公孫起的聲音警醒了很多人。

若是過早的向民間宣佈秦國取得了大勝,那麼事後發現捷報有誤或是聯軍集結大量兵力一舉圍攻都城,到了那個時候,該怎麼向百姓做出一個交代?

屆時,歷經大喜大悲的百姓,肯定會對朝廷大失所望。

嬴川看向公孫起,露出一個欣慰的笑意。

心想,這朝堂上還是有明智的人存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