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3章 五年(上)(第2/3頁)
章節報錯
而且,“水月洞天”被結界罩住,童氏族人已經五百年沒人出去了,甚至,有的族人連“金錢”這個概念都沒有。
你問他銀兩是什麼?
他回答銀兩是不是食物~?
這種情況下,發展工商業有什麼意義呢?!
就像是,原本軌跡裡,六大長老出去買劍,根本沒有付錢的概念。
洪康覺得,童氏一族的生活狀態,就像是“小國寡民”的寫照。
“小國寡民,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,使民重死而不遠徙。”
“雖有舟輿,無所乘之;雖有甲兵,無所陳之;使民復結繩而用之。”
“甘其食,美其服,安其居,樂其俗。鄰國相望,雞犬之聲相聞,民至老死不相往來。”
童氏一族的生活狀態,洪康覺得,就和這段文字描述的非常類似。
“水月洞天”地方雖然不大,但也佔地幾十裡,加上族人稀少,所以完全沒有生存壓力。
而且,大家全都熟識,沾親帶故的。
這樣的話,就沒有族人被用來當做下人奴隸,也不用被武裝起來去打仗,這樣子的話,即使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也用不上了。
比如說:刀劍、弓箭、斧鉞、鎧甲……等等。
更沒有什麼華美的車子,因為沒有什麼地方需要乘坐它,也沒有人要遠走他鄉。
故而,童氏族人們幾乎都有天真善良的純樸本性,人人恬澹寡慾,族人們有甘美的飲食、華麗的衣服、安適的住所、歡樂的風俗…………
若是一定要給他們帶來其他的理念,或許會帶來些許市儈之氣,從而打破這一自然和諧美好氛圍。
是以。
洪康除了“造紙術”外,並沒有特地再製造出其他的工業品,亦沒有默寫相關的書籍。
當然,關於農桑之術,洪康倒是有默寫下來幾本。
童鎮看過後,喜不自禁。
“洪先生,童鎮在這裡先謝過了。”
說完,就帶著那些有關農桑之術的書籍,去教導族人們了。
這五年下來,頗有成效。
各種糧食、果蔬,產量翻倍。
同時,在洪康寫的書裡面,童鎮還發現他們有些果蔬不認識,不過心中相信洪康,童鎮在“水月洞天”裡找到了相似的果蔬後,發現可以食用。
而龐青羊也教了他們很多果蔬的新做法,就算童氏族人不殺生吃肉,也把他們的食譜豐富了許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