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9章 守閣人張毓健(第2/2頁)
章節報錯
不過在這本《峴泉集》裡,張宇初對修行之法提出了自己的理念。
內煉為本、性命雙修!!
張宇初說道:“性命之學為入道之本。”
“近世以禪為性宗,道為命宗,全真為性命雙修,正一則惟飛科教。孰知學道之本,非性命二者而何?雖科教之設,亦惟性命之學而已。”
洪康自語道:“看來正一一脈和全真一脈,最後都殊途同歸。”
而後。
洪康又拿起《太極釋》,其中說道:“性秉於命,理具於性,心統之之謂道。道之體曰極…………”
洪康總結道:“這是認為天地有一太極,心亦為太極,而且物物皆具是性。”
雖然暫時還沒有修行之法,但洪康依舊看的津津有味。
不少典籍他以前都看過了,但這裡面的有一些道學家自己的註釋,可以讓洪康看到不同的理解方式。
只是洪康並沒有將其封為圭臬,武功到了他這個境界,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理解,而且這些註釋中,有些還前言不搭後語……
《衝道》裡說:“知致虛則明,明則淨,淨則通,通則神,神則不疾而速,不行而至。無不應、無不達矣……”
這是說修道先修心。
但是性命之道的煉養方法,既要注重心性的修養,又要重視命功修煉,養神與煉氣二者是相輔相成的。
《問玄》篇中說:“善言仙者,止曰無視無聽,抱神以靜。是以忘形以養氣,忘氣以養神,忘神以養虛。”
《還真集序》裡說,修行必須要“性天道法”、“心地雷霆”,先內煉成丹,然後以己之真陽點化鬼魂的靈魄,明性命根宗,累積真功實行,才能“靜則金丹,動則雷霆”。
如此種種,不一而足…………
有設想、有理念、有論證……但是具體的修行法甚少。
就算是有不次於《紫霞神功》的存在,也對此時的洪康無多大作用。
洪康不信了,疑道:“難道【天師府】千年傳承,就這麼些東西?!”
難道是張玄慶把真正高深的修行法藏了起來?
洪康閃過這個念頭。
不過,就算是要藏,也不可能恰好留下些用處不大的給我吧!?
“千年【天師府】,當然不止這些珍藏!!”
“只是真正精貴的玩意兒,早就不在【天師府】啦~~!”
一道清健的聲音傳來。
語氣悠悠。
是【敕書閣】的守閣人,張玄慶的師叔——張毓健。
他年紀很大,身形清癯,可功力不俗,在洪康所認識的人裡,也就任我行的真氣量比他磅礴。
但此人只是精修道家玄功,養生得壽,與打鬥廝殺之術上並不擅長。
他鶴髮童顏,目光平靜無波,眼中似乎藏著無數的故事。
洪康抬目,問道:“聽張道長的意思,這裡面還發生了一些別的事?!”
張毓健緩緩走到窗前,遙望天際:“那是本朝開國之初的事情了……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