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於一些大事件,洪康從報紙上了解到一些。比如說:報紙上報道在2月4日那天,西安號客船於港島水域的發生了火,造成大約200人死亡的慘劇。

訊息一出,全港震動。

這是霓虹撤出港島後發生的第一例那麼多人死亡的火災,自然需要大力排查緣故。

導致那一段時間,洪震南迴來抱怨,碼頭的生意都被影響了。

這是影響他這管事的工錢的啊!

當然,也不是沒有變好的地方。

首先,洪震南以前認識的幾個武師也來到港島了。

其中,有會《大聖劈掛拳》的羅子韜羅師傅;有懂《遊身八卦掌》的鄭子軒鄭師傅;不過,洪震南偷偷地跟洪康說,這兩人的功夫其實都沒有自己厲害。

幾人以前關係只能說是一般,但在這兒,都屬於逃難出來的,有種“同為天涯淪落人”的感覺。

洪震南就幫忙也安排進碼頭做事。當然,不是那種管事的,是要幹活的。

不過,就這樣,幾人也是非常感謝的。

經過了這半年多的鍛鍊,快九歲的洪康現在力氣可是不小,一身的腱子肉,一些缺乏鍛鍊的十五六歲的少年可不一定打的贏他。

這半年的時間,洪震南已經把【橋手】也傳給了洪康。

這【橋手】本就是和【扎馬】一起訓練的。

只是剛開始的時候,洪震南怕自己兒子分了心,所以在洪康“扎馬”有了一定火候兒後才教了他。

【橋手】指的是用手的前臂部分攻擊防守的手法總稱。

洪震南告訴洪康,【洪拳】有拳諺“有橋橋上過,無橋問有橋。”

這裡的“橋”就是指手臂。

洪拳橋手有有“十二橋手”之說,最出名的就是分、定、寸三種。

洪震南教導時叮囑:“阿康,這【橋手】你要好好練習,和【扎馬】配合,就能練出“銅橋鐵馬”的功夫。”

“意思是要把自己的雙臂練得像銅鐵那樣堅硬,在實戰的時候,當對方一拳打過來,只要一個橋手,就能夠把對方的手臂折斷。”

把手臂練得像鋼鐵那樣,應該就是個比喻。

不過,在練習了快半年後,洪康對【橋手】也有了自己的理解。

夜幕。

昏黃的燈光下,老舊的筆記本。

洪康寫道:“【橋手】,就是說在對手攻擊我時候,我能巧妙的利用我和對手之間的距離,以雙臂作為“橋樑”,阻擋對手的攻勢;在阻擋的當時,也能夠同時做出反擊。”

聽起來有點像所謂的“防守反擊”,其實也不能說錯。

畢竟很多拳種都有這種搏擊理念。

第二日。

正準備開始日常練拳的洪康忽然覺得有一種惡寒的感覺,彷彿被什麼盯上了一般。

經過半年多的【聽息法】的訓練,洪康發現自己的精神敏銳了許多。

平日裡對他人的目光注視,不敢說如芒在背吧!但若有人注視他,大約二十米左右,洪康就能感覺到。

而現在這種惡寒之感,難道有危險??

洪康不動聲色繼續彎彎腰、抖抖腿、伸伸胳膊。

藉助空隙之餘,他的眸光快速地掃視一圈。

忽的瞳孔一縮。

“嗯?那是……??”

【新書求呵護!!!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