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5章:君子之澤,五世而斬(第3/3頁)
章節報錯
倒不是陳希夷不認為沒人能夠終結這事,他是覺得高熾可沒有這種能力。
原因很簡單,他是靖忠王,大璽王朝的王爺,皇帝的弟弟。
可以說是和整個大璽王朝是深入捆綁的,雖然說大璽帝明裡暗裡有著支援他的想法,可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,就會把這高熾變成擋箭牌扔出去。
不過這位大璽帝還是有點良心的,把高熾當做擋箭牌後並沒有將其報廢,而是先扔出去避避風頭,等下一次再啟用,從一次性消耗品變成了多次利用的工具人。
這要是換做陳希夷,來了太湖之後直接就擱這養老了,絕對不會在關心朝堂之上的事情。
可惜,人和人之間是有區別的。
陳希夷也是知道高熾的想法,他被安置到太湖只是暫時的,短則數月長則數年他就會被重新啟用的,所以這是想要拉攏心腹,後續繼續實施他的政見。
而陳希夷就因為賣身葬父只拿玉佩的事情入了對方的眼,只待考校一下陳希夷的才學後就會有下一步的選擇。
但實際上無論陳希夷答不答應對方的拉攏,這都是一個大坑。
如果陳希夷答應了對方的拉攏,那就是這靖忠王派的人,以後面對的可就是朝中所有黨派,堪稱是舉世皆敵。
這要是不加入的話,真要入朝為官,等靖忠王再次被啟用,那見到陳希夷,肯定是得率先針對他了。
除非他放棄原本的計劃去學道,轉行當道人。
就算是如此,也只是拖延而非是避過因果,等後期斗的如火如荼的時候,他下山借運修煉,也是難免捲入其中。
因果的可怕,就是在這裡。
當然,也不是說沒有解決辦法,陳希夷就知道一個相當簡單的斬斷這個被捲入黨派之爭因果的辦法。
直接抹脖子自殺就可以了,這人死燈滅,這點小因果自然就消了。
像是這種因果,又不是什麼大到死了都不能還賬,真要和那些大因果一比,米粒都算不上,怎麼可能說拿命都抵不了。
不過一般人也不可能腦子一抽就這麼幹吧,陳希夷都不會,正常人更加不會了。
“靖忠王未來確實能夠再啟,並且在大璽帝的支援下,能夠如日中天,但這就跟烈火烹油一樣,不長久的。”
“所以在黨爭里加入靖忠王這一派是沒有前途的。”
陳希夷沒事跟他一起與世界為敵幹什麼,他是個正道俠士,絕對不幹這種事的。
再說了,因果氣運的研究需要足夠的樣本。
“找個機會裝瘋賣傻就行了,對方估計也沒想真心招攬我,無非就是千金市馬骨罷了。”陳希夷覺得,自己的目標是李淵、宇文化及、曹丕、司馬昭等等人,而不是正經的臣子。
這個世界又沒有好友,沒事當什麼忠臣,當一手遮天的權臣不好嗎?
奸臣他都不屑當,
7017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