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沒有弱點,那就強攻好了。

他以望氣術看過了,除了水勢之外,京都之內的兵勢少的可憐。

這說明京都裡的兵馬要麼並不多,要麼就是一群沒有經歷過戰場的新兵蛋子,和他這十萬人馬一比,簡直是用雞蛋碰石頭。

“區區一個人,根本就扭轉不了戰局的。”

董申在一番自我安慰之後,總算是從那籠罩京都的水勢陰影下恢復了過來。

而後開始認真的思考接下的進攻策略。

他的佈置起碼能拖住各地入京救援的軍隊十天,只要他在這十天之內打下京都並且進行禪讓、登基等儀式開始修煉《上皇封聖》,那麼只要修煉有成他完全不懼後續入京意圖撥亂反正的兵馬。

一想到那種場景,董申就不由得流露出了嚮往的表情,那種掌握生死的感覺肯定很每妙。

“若是想要以最快的方式打下京都,無外乎就是內應開門了。”

董申知道,如果裡應外合,不僅能夠更快的打下京都,還能夠減少傷亡來應對後續的危機。

他手上有兵,很多事情就會更順利。

而如果兵力損失過大,後續自然也就會出現麻煩,手上沒槍桿子話語權自然就低了。

別看他望氣時看見京都內兵勢低迷,可這京都易守難攻,如果真要死愣愣的強攻傷亡肯定不少。

強攻,也是要有方法的。

有內應給他們開了城門的話,直接攻入城中廝殺,可比強行攻城要少不少的傷亡。

看著手上的情報,董申在思考要選擇找哪一家世家作為內應到時候為他開城門為好。

世傢什麼德性他還能不知道,那名為魚米之鄉但實際上是世家聚合地的粟南里的那些個世家,看似一身傲骨,但該跪的時候跪的可快了。

傲骨是在脊樑上的,這可不耽擱這些個世家之人膝蓋軟。

跪下的時候老挺直了。

所以根據董申的想法來做,只要許以重利,京都裡的世家怕是不止能幫他當內應開城門,把歷帝綁了都沒有問題。

不過董申不會這麼做,真要這麼做的話世家很可能會尾大不掉。

正在思索的董申突兀的心神一動,有一種不好的預感突然爆發了出來。

趕忙開啟望氣術觀測一下,自己身上一切都沒有任何的問題。

有問題的是京都。

那一片籠罩著京都的水勢動了,而不再是和之前一樣停留在京都裡。

但這些都不是重點,重點是這片水勢朝著董申之前安營紮寨的地方而來。

這讓董申心中一沉:‘他居然動身了?是歷帝花費了大代價請動對方的嗎?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