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一章 新船入水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建安七年,十月中。
由陸彥一力主導建造的戰船,終於順利建成了第一艘。
戰艦建造成功的訊息令曹操大喜,畢竟陸彥的戰船是他戰勝江東和荊州的希望。
為了見證新戰艦的誕生,老曹特意帶著曹昂、曹丕、曹彰、曹植四個兒子一起來到了陳留郡。
天色還有些暗,但造船廠內卻已經熱鬧非凡。
曹操、戲志才、郭嘉等人站在一起,正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最近的奇聞軼事。
朝廷重臣們,則圍在抱著小公主的劉協身邊,一起靜靜的等候著陸彥的到來。
距離辰時還有小半刻鐘,陸彥在諸葛亮、司馬懿等人的陪同下,終於來到了造船廠內。
陸彥等人徑直來到劉協跟前行禮,“參見陛下!”
“愛卿免禮!”劉協來到陸彥面前,興奮之情溢於言表,“趕緊開始吧,我們已經等的有些急不可耐了!”
陸彥看了一眼瓷娃娃般的小公主,而後對諸葛亮說道:“孔明,可以開始了。”
諸葛亮得了陸彥的命令,向劉協和眾位大臣行禮後徑直進入了造船廠內部。
隨著諸葛亮進去,造船廠裡便立馬響起了一聲聲號令。
“嘎吱吱!”
將船塢與造船廠外部隔絕開的大門,緩緩開啟。
眾人眼前豁然開朗之時,一艘巨大而震撼人心的戰船,陡然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!
從遠處望去,這艘戰船的外表與以往任何時期的戰船都充滿了不同。
新的戰船不同於傳統的平底船,它上寬下窄,船首則是適於遠洋航行的飛剪型。這樣的造型更加利於破浪,戰船航行的速度也要優於平底船。
在諸葛亮的介紹下,眾人瞭解到了這艘船的一些基本資訊。
船長約二十餘丈、寬約六到七丈、高數丈,共兩層甲板,載重量可以達到萬石,也就是300餘噸。
船旁各列大炮三十餘門,共計六十多門,炮可射四五里,漁船被擊中立馬粉碎。
雖然這艘船在如今並非是最大型的船隻,載重的重量也比不上東吳最大的那幾艘樓船,可它的造型更加稜角分明,看起來也更加具有攻擊性。
新戰艦跟過去的單桅船不一樣,它的甲板上前中後各有一根桅杆,是一艘三桅船。
雖然經過一些改造後,它跟歐洲大航海時期的三桅帆船的有些許的不同,但它們同樣具有高度的靈活性,能讓戰船在海上風向不定的時候,為船隻提供更多的動力。
船身吃水線以上的部分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熟鐵皮,這樣一來既可以加強船身的堅固度,又能預防敵人火船的攻擊。
船底也採用了一種未曾見過的新技術,那就是水密艙。
水密艙的作用,就是將船上的船艙用木板分隔開來,互不連通。哪怕有一處船艙出現了破損,進了水,也不會影響到其它的船艙,讓船不至於很快就沉沒。
只是讓劉協、曹操等人疑惑的是,船身上有很多用木板擋住的大洞,上層有,船中間也有。
郭嘉數了數,一邊就有三十二個大洞,兩邊加起來就是六十四個。
老曹則拉過陸彥來到劉協身邊,問道:“陸先生,你這船身上的大洞,是用來給弓箭手放箭的嗎?”
“不過這洞是否開的太大了一些?”劉協接著問道。
楊彪則好奇的打量著戰船,不時嘖嘖稱奇道:“這船聽說還是陸長生親手設計的,倒是看起來有模有樣的...這是這傢伙什麼時候又精通造船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