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九年,九月初。

中部鮮卑王庭被踏平之後,幽州派出了黃忠、典韋二人共同率領著五千將士及三千民夫前往草原之中接收俘虜、財物和牛羊。

對於這兩隻絕世勐獸,田疇讓他們來,當然不會僅僅只是為了押運俘虜和財貨。

黃忠、典韋兩人在與曹昂匯合之後,將會跟著曹昂一起一路向東,再去攻滅東部鮮卑!

可總歸要一個信得過且能力不錯的將領領著俘虜們回幽州。

於是,押運俘虜的活最終落便在了資歷最淺的關平身上,雖然有千般不捨萬般無奈,可關平終究只能領命而去...

關平帶領五千將士,押送著八萬鮮卑百姓,還有無數牛羊,及上千車的財貨回到了幽州。

要不是曹昂將許多金銀珠寶分給了將士們,恐怕還得再多個上千車的車隊......

按照之前制定下來的方針,

鮮卑十四歲以上的男子全部先去挖礦挖煤三年,接受勞動改造;至於之後怎麼安置,還要看在勞動改造期間的表現。

鮮卑的女人和孩子,則會有相應的文官安排教師來教她們說漢話,識漢字。

不僅如此,他們還必須穿漢服,習漢俗,改漢姓,吃漢食,學漢儀,接受從遊牧到農耕的轉變。

如今幽州零零總值加起來已經有近三十萬的草原人,

她們分別分散安置在代郡和上谷郡幾個地區之中,成為了光榮幸福,且高過胡人一等的漢人。

經過幾個月的掃蕩之後,中部鮮卑的部落銳減。

柯比能部被滅的訊息,隨著遷居的鮮卑人被帶往了草原各地,引起了所有草原人的恐慌。

雖然被曹軍滅掉的部落可能不足一半,但其餘的鮮卑部落在聽聞漢人正在掃蕩草原後,紛紛被迫遷往東部的聚居地;甚至還有一些一路往西投靠了更遠的西部鮮卑慕容氏、拓跋氏等部落。

東部鮮卑的首領一個沒能回來,但還是有人牽頭組織,她們號召所有鮮卑人聯合起來,試圖反抗漢人的“血腥鎮壓”。

中部鮮卑消亡後,幷州北面草原出現短暫的空檔期。

本來按照陸彥的計劃,現在便應該開始用水泥朝著草原深處開始鋪路,甚至築城了。

可惜,荊州和江東的聯合進攻,讓陸彥的大好計劃徹底泡了湯。

陸彥的提前離開導致對水泥廠的支撐不足,擴建不夠,進而導致水泥的產能不足,根本不足以同時支撐往遼西和草原的同時修路計劃...

歸根結底最主要還是缺錢,缺人給鬧的...

想要快速獲得金錢和勞動力,對外發動戰爭對土著進行殖民,無疑是最好的方法。

後世有許多不要臉的國家,就是靠著這種手段給自己迅速積累了大量的財富。

只有華夏這個國度,在把惡鄰揍趴下後,不僅主動給醫藥費,還每年為了一個面子活換給別人大量的真金白銀,簡直就是冤大頭的典範。

陸彥的思維不同於華夏這些深受禮儀道德薰陶的“聖人”,也根本不在乎表面上所謂的“榮耀”。他要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,要的是能夠真正能撐起大漢成為天下最強帝國的資本——人口與資源!

如今南方的雖然戰事暫緩,但箭已離弦,陸彥也無法回到之前那種全心投入建設的狀態了。

至於他的宏偉計劃,也只有暫時擱淺。
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