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二章 蟄伏已久的江東猛虎!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荊州軍師將軍龐統率兵出征的訊息,很快便透過加急信件送到了曹操手中。
由於曹操遠在鄴城,所以他收到信件的時候已經過了好幾天了。
荊州大軍齊出,曹操治下首當其衝的便是南陽郡、汝南郡。
南陽郡有兩萬餘守軍,太守是賈詡,大將則有張郃、高覽;而位置更深一些的汝南,則只有八千守軍,太守為滿寵,大將只有一個李通。
這兩地的守軍並不算多,但也已經提前做好了迎接荊州軍進攻的準備。
然而出乎曹操和所有人意料的是,龐統派往宛城和汝南的兩路大軍,不過只是虛晃一槍。
文聘率領的那一支只是兵不過五千的偏師,而龐統率領的才是真正的主力!
龐統主力在水師的掩護下,自漢水逆流而上,悄無聲息的便攻下了幾乎沒有什麼防備的上庸城!
上庸的陷落雖然讓曹操等人訝異,可上庸並非什麼要衝之地,而且因為其處於漢中、荊州、南陽交界處,所以也沒怎麼去發展經濟民生...於是“丟了也就丟了吧”,成了大部分人心中的想法。
拿下上庸之後,龐統與文聘分別駐軍於上庸和新野形成犄角之勢,既虎視南陽宛城,又保持著對汝南的威懾。
只不過新野守軍只有數千人,所以曹軍眾人都對其不太重視。
荊州軍出兵的同時,江東孫權這邊也終於有了動靜。
猛虎蟄伏數載,一出山便是雷霆萬鈞之勢!
江東,水路並計二十萬大軍齊出,兵分成兩路,劍指廬江!
劉曄,嚇得不輕。
好在他時刻都準備著跑路,因此雖然廬江郡人心惶惶,但總還算維持著秩序。
江東大軍一路從柴桑出兵,由周瑜統領,水陸並進從西邊和南邊兩個方向攻打廬江。
另一路,則由孫權、魯肅統領,從秣陵(後來的建業,再後來的南京)出兵走水路,自東向西進攻廬江郡。
二十萬大軍齊出,江東這次好大的手筆!
而且一出動,便封鎖了廬江郡所有的港口,只剩下還來不及合攏的陸路。
江東選擇從廬江突破直至淮南,打的是攻佔淮南、汝南,待匯合荊州軍後一同北上攻佔許昌的主意。所以先拔下廬江這顆釘子,然後取了淮南,就是他們第一階段的小目標。
許昌是曹操的政治中心,也是當前大漢的國都,漢帝劉協的容身之所。
一旦被荊州江東聯軍攻破許昌,搶走天子,那麼曹操的名望勢必大減,人心背離。甚至說不定那些歸附時日尚短的地方,還會出現各種反叛軍。
一旦到了這種地步,曹操很可能被群起而攻之,到時候的處境恐怕就真的非常艱難了。
廬江太守劉曄麾下僅有三萬守軍,且無大將鎮守,畢竟廬江作為“釘子郡”,根本不適合大規模建設和開發,甚至於,劉曄還時刻準備著將廬江百姓打包帶走...
在得知江東起二十萬大軍來攻之時,劉曄便果斷連夜帶著城中守軍和百姓撤出了廬江,一直退到了夏侯惇在淮南新築的堅城合肥,率軍進入城中防守。
至於廬江的百姓,則一路北上,一直要進入壽春地界才會停止。
合肥是被作為抵禦江東入侵的堡壘來打造的,城高池深不說,除了火炮之外,各種防禦器械和物資應有盡有。
江東大軍齊出,廬江郡竟然望風而逃,絲毫不敢擋其鋒芒。
兵不血刃的拿下了廬江郡後,孫權頓時意氣風發,雄心萬丈。
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