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安三年八月,呂布趁著袁譚出兵東郡之時偷襲了濟南國,將袁譚的勢力完全趕出了青州,趕回了冀州的平原郡。

袁紹三個兒子一個外甥,袁譚、袁熙、袁尚和高幹,他們四人分別被任命掌管青州、幽州、冀州和幷州。

這裡面,袁尚得以掌控袁氏的大本營冀州, 顯然他最得到袁紹的喜愛。

其次袁熙掌管幽州全境,然後高幹掌管半個幷州,最後作為老大的袁譚卻最慘,只有一個青州的濟南國以及冀州的平原郡...

作為老大竟然混得還不如一個外甥,更別說跟兩個親弟弟比了。這也難怪袁紹死後,袁譚會聯合曹操來攻擊自己的兩個兄弟, 都是袁紹太過偏心啊。

將袁譚趕回冀州後,呂布、陳宮再次開始觀望起局勢。

呂布心中無疑是偏向曹操和陸彥的;但陳宮是世家的代表, 更與曹操有奪家之恨,他心中則更加傾向於袁紹。

這也是呂布勢力,遲遲沒有真正行動的最大原因。

濟南國郡守府中,呂布坐在主位上,其麾下文武分立兩旁。

陳宮立於文士之首,後面依次是王脩、劉義遜等人。

武將之首,則是如今正聲名鵲起的鎮東將軍呂玲綺,其次是徐州投降過來的大將臧霸,還有舊將宋憲、魏續等人。

議事廳中很是安靜,還是陳宮第一個站出來,對呂布說道:“溫侯,從今年五月起,袁紹以泰山壓頂之勢攻下白馬、延津、陽武,最終陳兵官渡。

至如今,袁紹已經與曹操對峙了快到四個月的時間,

越往後, 形勢便越對曹操越是不利。”

呂布睜開了半眯著的雙眼,出聲問道:“那先生以為,我們該當如何?”

陳宮略作停頓, 而後說道:“雖然不想承認,但在曹袁分出勝負之後,無論是誰獲得最終的勝利,我們都會成為他們的下一個目標...”

呂玲綺看了一眼陳宮,似乎有話想說,卻沒想到被呂布搶先了一步:“但依我看來,若是我們願意遵從天子號令,至少曹操不會吞併我們。”

陳宮當然知道呂布信心的來源,但未有實質的關係,終究不靠譜不是?

“袁紹四十萬大軍出征,曹操僅有十萬,恐怕很難抵擋的住啊。”文官之中,劉義遜也站出來說道。

這時候,魏續站出來反駁道:“我們剛剛佔了兒子的便宜,這時候你們卻要腆著臉去投靠他老子?你們丟得起這個人,我可丟不起這個人!”

“魏將軍此言差矣!濟南國本就是青州所屬,作為青州牧的溫侯收回濟南國的控制權, 是合情合理的舉動!”

“是啊,大將軍深明大義, 肯定會理解的。”

隨後, 越來越多的文人站出來附和,甚至有人直接挑明瞭自己的想法,“溫侯,雪中送炭好過錦上添花啊!若是我們趁著曹操還未被大將軍擊敗時出兵幫助大將軍,那曹操敗亡後,說不定我們還能從中分一輩羹呢!”

呂玲綺越聽眉頭皺的越緊,她心中焦急道:“若是父親助袁攻曹,我該怎麼辦?”

呂布麾下的武將更傾向於幫助曹操,文人則清一色的倒向了袁紹。

議事廳中,文武官員各執一詞相互吵作一團,讓呂布一個頭兩個大。

呂布正為拿不定主意而頭痛的時候,忽然瞟到了自己的女兒呂玲綺,心道:“玲綺自陳留歸來之後,不僅武藝大有長進,文化軍事方面更是有著長足的進步,帶兵行事沉穩有度,頗有名將之風...要不,問問她的意見?”

谷釜

想到這兒,呂布忽然抬起了左手,議事廳中立馬便安靜了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