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紹復起,屯兵倉亭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建安三年十一月。
曹仁、徐晃大軍抵達河內郡,久攻山陽不下的高幹袁尚見曹軍袁軍已至,不得不就此退兵。
不過河內郡已經有近半土地被袁軍佔領,有著這一段緩衝地帶,曹仁等人恐怕就很難再從河內郡對冀州產生威脅,袁紹的目的至少實現了大部分。
吸取上次急功冒進的教訓後,袁紹這次打算步步為營。
先解決了河內郡的後顧之憂, 然後就是集結兵馬,再次伺機南下攻打曹操。
此時,回到幽州的袁熙,又集結了六萬兵馬南下進入冀州。
加上高幹、袁尚與袁譚的兵力,袁紹麾下能戰之兵又達到了十七萬有餘。
只是這十七萬兵馬,乃是袁熙, 高幹鎮守幽州, 幷州的絕大部分兵馬,若是再有閃失,那袁紹恐怕就當真到了山窮水盡的絕境。
官渡之戰的大勝,讓曹操基本上控制了靠近河內的這一區域。
也就是自東郡往上到河內郡這一段,以黃河為界限的地區都被曹操佔領。
無論是白馬、黎陽還是延津,已經完全脫離了袁紹掌控,袁紹已經不能再從這兩個地方渡過黃河攻擊曹操了。
不過雖然這一段不在袁紹的掌控下了,但在東北方向的倉亭津,卻仍然處在袁紹的掌控之中。
而倉亭津也算是渡河南下威脅兗州的一個地點。
袁紹得了袁熙的六萬軍支援後,立即調派袁譚在倉亭屯兵駐守,帶來年袁紹便將親率大軍南下,直接從倉亭津進入兗州,直取陳留!
老實說,現在的袁紹已經像是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,他已經顧不得其它什麼客觀條件了, 一心只想著要翻盤。或許,是袁紹官渡一戰敗給了自己一直瞧不上的曹操,心有不甘;也或許, 是他明白自己時日無多,想要在臨終前為自己的兒子袁尚,掃清曹操這一個心腹大患。
總之,袁紹準備孤注一擲,要與曹操再來一次決戰。
若勝,袁紹可長驅直入取下兗州,甚至一舉消滅曹操;
若敗,這位昔日擁有天下四州之地的第一諸侯,將迅速衰落,甚至一蹶不振。
建安四年,三月初。
太學院開始招生,同時軍、政兩科也向原太學院的學子開放。
由於去年曹操大勝袁紹,曹操威望大漲。
加上各地地方學院的第一批學子出師,今年來應考太學院的學生,比去年多了將近三倍!
不過,他們只能報考普通的科目,也就是儒學經科、數學和工科。
至於軍政兩科,因為只對原太學院的學子開放,且還要經過嚴格的背景和思想調查, 所以能進入的基本都是有能力且能夠保證忠心的學子。
這裡面, 楊修、程武自然是順理成章;上次一起喝過酒唱過歌的法正、孟達, 也順利進入。
至於諸葛亮, 他因為能力全面而優異,加上上次罵袁紹那一通話,早就已經被楊彪內定成了弟子,是可以在太學院裡橫著走的人物。
四月,新一屆的招生結果很快出來。
陸遜順利進入儒學經科,他的天資絲毫不比諸葛亮差,加上與陸彥關係匪淺,進入太學後自然又是引來無數博士的青睞。
但這批新加入的學生中,有一個人,讓陸彥格外的在意,
“司馬懿,司馬仲達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