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八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(感謝【godess_moon】的打賞)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孫策最大的仇人便是江夏黃祖,須知殺父之仇不共戴天,一天不滅了黃祖,孫策心裡便一日不得安寧。
按照孫策周瑜對未來的謀劃,奪取廬江後下一步就是進攻江夏。
拿下江夏還有一個好處,那就是可以與柴桑形成犄角之勢掌握主動權,隨時隨地都可以度過長江,進攻江陵或者襄陽。相比於北方的曹操,無疑劉表要更好欺負一些...
只是,無論是北上還是西進,廬江都是繞不過的坎兒。
它就擋在江東北上與西進的道路之間,不拿下它,一切的豪情壯志都是浮雲。
就在趙雪與劉燁見面後不到三天的時間,孫策的使者果然來到了廬江。
使者將孫策親手寫的信交給了劉勳,並命人獻上了大量的錢財和珍寶,然後就退了下去。
信中孫策對劉勳極盡讚美之詞,說劉勳功名遠播,造福百姓,名望功績今人仰慕;孫策還表示要與劉勳結盟,永世修好。
信中還說他孫策實在是太弱了,被上繚等地的軍隊頻頻襲擾,苦不堪言。
因此,孫策希望劉勳可以出兵降服上繚等地,解除他的困擾,為此特地先獻上一些薄禮,聊表敬意,事成之後還有重禮相謝。
劉勳看過信後,對信裡孫策的極力吹捧顯得甚是自得,他拿起孫策送來的玻璃茶具,嘖嘖自語道:“嘖嘖!僅這一套‘薄禮’就價值千金吶......”
薄禮都如此了,那重禮,到底又該“重”到什麼地步?
隨後,劉勳將書信遞給手下人觀看,自己則不由得陷入了遐想。
待信紙在眾人手中走了一圈後,劉勳也回過神來,並洋洋得意的向眾人問道:“諸位,這孫策倒是有幾分自知之明...你們認為,此間發兵攻打上繚,可行否?”
劉勳的堂弟劉偕站出來說道:“回太守,上繚等地糧草充足,守衛力量卻並不強大。咱們如今也正好缺糧,出兵攻伐正當其時啊!”
“孫策願意結盟,咱們就只需要防備北方的夏侯惇,確實可以出兵!”
“那夏侯惇在我們手上吃過數次敗仗,只要守備不鬆懈,夏侯惇根本構不成威脅。下官以為,可出兵攻取上繚!”
大部分人都贊成出兵,但也有人保持著頭腦清醒。
有一文士站出來,拱手向劉勳說道:“稟太守,那上繚等地地方雖小,可防禦卻做得相當完備;加上上繚地勢特殊易守難攻,即便是您親自率軍出征恐怕也非一日兩日就能攻下。
大軍一走,這廬江守備勢必空虛,怕是會了給有心之徒趁虛而入的機會......還忘太守三思而後行啊!”
“有心之徒?”劉勳身子前傾,笑眯眯的問道:“閣下指的是哪位啊?”
那人指了指大廳裡的幾大箱子錢財珍寶,說道:“自然是孫策。”
劉勳剛剛被才被孫策吹捧了一番,心裡正是得意的時候。如果孫策真是有心人,那豈不是說他劉勳被孫策耍了嗎?
而且信上說,待劉勳取下上繚後,還有更多的厚禮相贈...劉勳本就極為貪婪,此刻更是已經被甜言蜜語和利益矇蔽了雙眼,哪裡還聽得進去諫言。
劉勳故作豪邁的說道:“我等與孫伯符結盟...那孫伯符乃當世豪傑,又豈會做出如此背信棄義的事情來?”
說完後,劉勳不再理會那文士的勸諫,直接了當的對劉偕說道:“你去通知孫策的使者,就說我答應結盟,並會在半月後進兵攻取上繚。不過我們本就有些糧草不足,你再問問孫策,能否支援我五萬大軍一個月的糧草?”
劉偕心領神會,抱拳應諾後,邁著興奮的步伐離開了郡守府。
對於劉勳的貪婪要求,孫策自然無不應允,不就三個月的糧草嘛,他孫策給得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