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計就計(第1/2頁)
章節報錯
頭暈腦脹,雙眼脹痛,又是一個睡得極不安好的夜晚。
董承勉強支撐著身子爬起床後,嘴裡不由得露出一絲苦笑,“這兩日簡直度日如年啊!”
天子詔書何時到來,又會以哪種方式到來?這是董承最為憂慮和緊張的事情。
“今日天子祭祖,我當儘早前往太廟...”
雖然心中滿腹憂慮,但今天還有很重要的事情,董承不得不早早起床,準備盛裝出行。
天子對曹操日漸忌憚。劉備入許昌後,天子更是不惜以皇室身份來拉攏劉備,其對曹操的防範之心,幾乎可以說是昭然若揭。
天子如此作為,歸根結底,還是他不甘心再當一個傀儡。
在他眼中,不管是對他百般惡劣的董卓、李傕,還是溫柔許多且幾乎言聽計從的曹操,都不過是一代權臣罷了。
以曹操目前的形勢和權力,只要再過十年,他若是想,便能取劉氏而代之。
再過個幾十年,那即便他們自己不想,他們的後代也會取而代之,這是形勢所迫,也是發展的軌跡使然。
所以在天子的眼中, 不管是董卓還是曹操,亦或者是北方的袁紹, 他們其實都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。
但縱觀漢之一朝, 任何權臣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。
前有霍光、王莽, 後有董卓、李傕,結果怎麼樣?全都落了個不得好死, 甚至全族盡滅的下場。所以劉協認為,他這次還是可以藉助他人之手,剷除曹操這個權臣!
劉協心中, 最靠得住的自然還是自家人,比如荊州劉表、益州的劉璋,不過這些人可不太對劉協感冒,畢竟劉協是董卓擁立的。
暗中劉協其實給劉表等人寫了不少信, 奈何全都石沉大海,杳無音信。
無奈之下,劉協最終只能將期望放在了身邊人,以及不知道真假的“皇叔”劉備身上。
......
太廟, 功臣閣內。
天子焚香禮畢, 於是召見董承。
董承進入後,發現天子正在觀察著畫像, 而最終中間畫人物, 便是漢高祖劉邦。
“拜見陛下!”董承躬身行禮。
劉協背對著董卓, 他是很想跟董承說點什麼不能說的秘密......可他覺著自己要真說出口了,曹操的人說不定就會從某個犄角嘎達裡面衝出來, 然後把他和董承亂刀砍死...
董承知道獻帝想說什麼, 但卻更知道天子沒有任何開口的機會。
皇宮裡到處都是曹操的人,尤其是他董承見面見天子的這時候, 外面指不定就有多少人蹲在牆角根處偷聽。
獻帝劉協自打上位後就從來就沒享受過與帝王匹配的待遇,反而每天還要擔驚受怕,雖然他自小聰慧過人, 但直到目前他也不過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年罷了。
在無數的磨難之下, 雖然劉協性情早熟,並被培養出了一定的城府, 可面對老謀深算的曹操以及開掛的陸彥, 他想搞大事情, 那可真的是太難了。
背對著董承的天子, 在沉吟了片刻之後,突然問道:“車騎將軍,朕且問你,高祖皇帝起身何地?又如何創下大業?”
董承雖然疑惑,但也毫不遲疑的回答道:“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長,斬白蛇起義,三載亡秦,五年滅楚,定下大漢萬世之基業。”
天子點點頭,而後忽然又嘆息道:“當年從長安逃到洛陽, 一路之上皆賴車騎將軍護衛之功。”
董承聞言,拱手躬身道:“臣只恨能力不足,否則也不會令陛下身陷......”
後面的話董承不敢再說下去了, 而天子似乎也確定了董承的忠心, 終於轉過身,微笑著說道:“高祖有張良、蕭何,而朕亦有董承!”
董承惶恐, 伏下身子道:“臣無寸功,不敢當陛下讚譽!”
天子向著董承走來,並摘下了自己腰間的玉帶,遞給董承,道:“朕如今身無它物...唯有此玉帶,朕從不離身,甚是喜愛。今日朕便將它贈予車騎將軍,將軍系此帶,便如伴朕左右。”